“第一主編9000元、第二主編8000元、第三主編7000元”,花個萬八千,就能買個大學教材主編當?中介公司告訴你,這個真的可以有。記者暗訪發(fā)現(xiàn),從內容代寫、主編掛名、出版入庫到代購代銷,圍繞圖書“掛名主編”已形成了一條灰色利益鏈。
教材“主編位”網上公開賣
“專著教材代寫,為您職稱評審保駕。正規(guī)出版,211高校出版社、國家部委直屬出版社等十余家出版社;安全操作,教師醫(yī)生可后付款”。在一個有1300多名成員的“圖書編輯出版”QQ群里,類似廣告循環(huán)發(fā)送。記者以急需評定職稱為由,進群咨詢了多名代理。
幾番溝通,記者收集到6名代理的“主編、副主編”報價。歸納來看,“第一主編”的價位從8000元至21000元不等,“第二主編”價位6500元至17000元,“第三主編”價位5500元至7000元,副主編價位從1000元至3000元不等。
一名代理稱,價位根據出版社的級別定,買家出多少錢就可以掛對應檔次的出版社,他所代理的國內一家名校出版社,想當教材“第一主編”,收費在2萬元以上。
見記者這么有心,一名代理“善意”提醒:“掛名可以,但一般不能預定出版社,因為各家出版社報選題的日期不同,我們一般都選省級出版社,哪個出版社快從哪個社走。”
一條龍幫你出專著掛主編
記者暗訪發(fā)現(xiàn),代寫、掛名、出版、代銷,“掛名主編”已然形成了一條產業(yè)鏈。在一些網絡交易平臺,一名賣家說:“只要肯出錢,稿子不用你寫,主編、副主編隨你挑,你只需要動員學生、親友在內的人脈資源,幫忙代銷一定數量的圖書就行?!?
為確認“掛名”圖書是否為正規(guī)出版物,記者根據網店“曬出”的書名、出版社和ISBN,前往國家圖書館,在書架上找到了對應的實體書。
國家圖書館工作人員介紹,出版社出版圖書后,應將樣本送交國家圖書館。只要未特別標注“非正式出版物”,館內藏書均默認是正規(guī)、合法的公開出版物。
“是正規(guī)書不奇怪,因為中介去出版社買的是真書號。”某高校出版社總編輯一語道破,“這其實就是買賣書號的升級版,出版社把書號賣給中介,由中介張羅后續(xù)經營事宜?!?
關于這些圖書的來源,一名代理稱,公司有編輯團隊撰寫各類專著和教材,專供“掛名”出售。根據其提供的截圖,僅商科類就有近百種教材可供“掛名”出版。此外,在他人編寫的教材中附上第二、第三主編或多名副主編“搭順風車”的現(xiàn)象也很常見。
業(yè)內人士:卡住“需求”很重要
“同樣出本書,我們三五年,人家三五萬?!币晃桓咝=處熣f,拿錢買主編還能評職稱,對踏實做學問的教師太不公平。
北京科名專利代理事務所合伙人郭楊表示,按照我國著作權法規(guī)定,署名權不可轉讓,沒有參加創(chuàng)作的人,不能成為合作作者?!皰烀骶帯笔菍χ鳈嗟囊环N非法轉讓行為。
多名中介代理人員表示,買家“掛名”主編、副主編,多數就是為了職稱評定,因為現(xiàn)在一些單位仍然將擔任專著或教材的主編、副主編等列為職稱評審條件。
出版行業(yè)人士呼吁,建議不再將主編、副主編、編委等作為評職稱的條件。同時,出版社也應該堅決杜絕書號買賣,斬斷署名權買賣利益鏈。
近期,多家出版社發(fā)布聲明稱,從未授權任何單位或個人組織投稿、出書事宜,對機構和個人的違規(guī)行為將采取進一步法律措施,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編輯:鳴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