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在這個辭舊迎新的時刻,我代表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向大家致以最誠摯的問候和最美好的祝愿。...
關鍵詞: 2024正念正心 國學文化研究院 新年致辭
2023-12-29
成語作為人們長期以來習用的、簡潔精辟的定型詞組或短語,從古至今一直被沿用。但隨著歷史的發(fā)展和文化的更迭,很多成語語義訛變或被誤用。今天,讓我們一起來看看,都有哪...
關鍵詞: 慘綠少年 瘦羊博士 別望文生義
2023-12-28
第78屆聯合國大會22日協(xié)商一致通過決議,將春節(jié)(農歷新年)確定為聯合國假日,獲得聯合國會員國和聯合國秘書處工作人員的熱烈歡迎和踴躍支持。如今,許多國家和地區(qū)把春節(jié)...
關鍵詞: 熱點問答 春節(jié) 何以獲列 聯合國假日
2023-12-25
中新網北京12月22日電(記者 上官云)“天時人事日相催,冬至陽生春又來。”冬至是冬天的第四個節(jié)氣,也是人們常說的“四時八節(jié)”之一,兼具自然與人文兩大內涵。傳統(tǒng)的二十...
關鍵詞: 冬至 小知識 “亞歲” 吃餃子
2023-12-22
新華社上海12月19日電(記者孫麗萍) “胡姬貌如花,當壚笑春風?!碧拼笤娙死畎自绱嗣枋鍪⑻茪庀?。但詩中的“胡姬”來到大唐后是否留下并融入當地生活,是個有趣的謎...
關鍵詞: “胡姬”安在 我國科技考古團隊 首次發(fā)現 敦煌“混血兒”
2023-12-20
8000多年時光,可見證滄海桑田,也可凝固在一支約20厘米長的七孔骨笛之中。出土自河南省漯河市舞陽縣賈湖遺址的賈湖骨笛,是迄今發(fā)現中國最早的七聲音階樂器,可吹奏《梁祝...
關鍵詞: 河南省舞陽縣 賈湖遺址 一曲笛音 越古今
2023-12-18
中華文明能夠延續(xù)發(fā)展至今的內在脈絡是什么?為何我們的文字、禮俗、思想和民族精神能始終相承而未中斷?中國這個文明古國如此之強的韌性和生命力是從何時開始、又是如何造...
關鍵詞: 紀錄片《何以中國》 中華文明 歷史回響
2023-12-15
“霍州窯是中國北方白瓷‘最后的輝煌’”“霍州窯遺址繼續(xù)考古發(fā)掘大有可為”“可積極打造國家考古遺址公園”“讓民眾沉浸式體驗霍州窯復燒技藝,感受中國傳統(tǒng)瓷文化魅力”...
關鍵詞: 全國專家聚首 沉睡千年 霍州窯 “活”起來
2023-12-05
新華社北京11月21日電(記者施雨岑)記者21日從國家文物局獲悉,為充分發(fā)揮科學技術對文物事業(yè)發(fā)展的支撐引領作用,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文物局等13個部門近日聯...
關鍵詞: 13部門 加強 新時代 文物科技創(chuàng)新
2023-11-21
記者日前從濟南市考古研究院獲悉,由濟南市考古研究院主持的濟南市歷城區(qū)東梁王一村遺址發(fā)掘工作近日順利完工。發(fā)掘工作從今年3月延續(xù)至10月底,共清理墓葬、窯爐、灰坑、...
關鍵詞: 山東濟南 161座 戰(zhàn)國中晚期 清代墓葬
2023-11-17
西泠印社一隅。 120年前,在浙江杭州孤山,4名年輕人創(chuàng)辦了世界上第一個由篆刻家自發(fā)組織的民間社團——西泠印社。如今,西泠印社已成為歷史悠久的文化地標。120年里,西泠...
關鍵詞: 浙江杭州 西泠印社
2023-11-10
魚躍龍門櫸木尺、前程似錦主題香囊、獨占鰲頭文創(chuàng)雪糕......現年28歲的北京市民徐大海與朋友走進孔廟和國子監(jiān)博物館文創(chuàng)空間(下稱文創(chuàng)空間),在此選購心儀的文創(chuàng)產品。這是...
關鍵詞: 北京國子監(jiān) 跨越七百余年 文脈之約
2023-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