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公布網絡市場十大典型案例 “好評返現”“刷單炒信”等被處罰

  來源:中國消費者報方方 記者薛慶元2021-03-01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2月24日,江蘇省市場監(jiān)管局發(fā)布2020年“江蘇省網絡市場十大典型案例”及“江蘇省市場監(jiān)管系統(tǒng)網絡交易十大典型案例”

江蘇公布網絡市場十大典型案例 “好評返現”“刷單炒信”等被處罰

2月24日,江蘇省市場監(jiān)管局發(fā)布2020年“江蘇省網絡市場十大典型案例”及“江蘇省市場監(jiān)管系統(tǒng)網絡交易十大典型案例”,并專題通報江蘇省網絡市場監(jiān)管部門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開展網絡市場監(jiān)管工作情況。

發(fā)布會上,江蘇省市場監(jiān)管局副局長王俊勝通報了全省網絡市場監(jiān)管工作情況。2020年,江蘇省網絡市場監(jiān)管部門聯席會議各成員單位聚焦網絡強省建設目標,積極履行職責,加強協(xié)作聯動,深入開展專項執(zhí)法,嚴厲打擊網絡市場違法行為,取得了積極成效。江蘇省網信部門清理網上各類負面有害信息39萬余條,累計約談違規(guī)網站、賬號110次,江蘇省公安部門辦理網絡安全行政案件11842起,罰沒款1027萬元,江蘇省市場監(jiān)管部門督促網絡交易平臺刪除違法商品信息13682條,查處網絡違法案件2868件,罰沒款3564.5萬元,江蘇省通管部門關閉違法違規(guī)網站4712家,較好地規(guī)范了全省網絡市場秩序,營造了良好的網絡市場環(huán)境。

此次發(fā)布的2020年“江蘇省網絡市場十大典型案例”涉及網絡安全、侵權盜版、個人信息安全、郵政快遞、網絡游戲、網絡虛假交易等領域,分別是江蘇淮安“2·22”網絡銷售侵權盜版圖書案、江蘇某公司未履行網絡安全義務導致網站被篡改案、王某君等人利用暗網交易市場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李某某等人利用電商平臺寄遞“空包”網絡黑產犯罪案、南京某公司擅自上網出版網絡游戲案、鹽城某公司組織虛假交易案、泰州某網店侵犯消費者權益案、昆山某網店侵犯“Amway”注冊商標專用權案、趙某跨境郵遞涉嫌侵權防疫物資案、淮安某快遞公司未執(zhí)行三項制度違規(guī)收寄禁寄物品案。

“江蘇省市場監(jiān)管系統(tǒng)網絡交易十大典型案例”則涉及假冒偽劣、刷單炒信、哄抬物價、虛假宣傳、侵犯消費者合法權益等多種類型,還積極探索微信朋友圈、短視頻等網絡交易新領域,分別是蘇州某餐飲店網絡銷售野生動物案、鎮(zhèn)江某網店虛假宣傳江鮮案、徐州某網店哄抬口罩價格案、蘇州某公司網絡銷售不合格LED防爆平臺燈案、鹽城某網店擅自銷售未經認證產品案、鹽城某網店侵犯消費者權益案、宿遷某網店誘導用戶評價案、常州某網店虛構用戶評價案、吳某微信朋友圈銷售假冒“GUCCI”女包案、淮安某公司利用短視頻虛假宣傳案。

目前,刷單炒信的行為在電商領域較為突出,本次發(fā)布的典型案例中,鹽城某公司組織虛假交易案、宿遷某網店誘導用戶評價案、常州某網店虛構用戶評價案等三個典型案例有效打擊了網絡市場的侵權違法行為,維護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誘導消費者好評 商家被罰1萬元

宿遷市某公司在天貓網店的商品宣傳頁面上發(fā)布有“曬美家 領紅包啦!”“曬圖片*5+視頻+好評”“20元 聯系客服領紅包”的內容,確認買家收貨并給予好評后,客服通過支付寶返現給買家20元紅包,存在誘導消費者作虛假的用戶評價,欺騙、誤導其他消費者的違法行為。2020年6月,宿遷市宿城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接到移交線索,經調查后依據《反不正當競爭法》第二十條的規(guī)定,對當事人作出罰款1萬元的行政處罰。

由于網絡購物的特殊性,用戶評價是消費者了解商品或服務質量的一個重要途徑。本案中,商家“好評返現”的行為欺騙和誤導了消費者,侵犯了消費者的知情權,本質上也構成了對合規(guī)經營商家的不正當競爭。市場監(jiān)管部門通過對本案的查處,提醒網絡交易的經營者要自覺維護網絡信用評價體系,避免產生“劇場效應”;警醒消費者不要貪圖小便宜,要堅守誠信原則,堅決抵制不正當競爭行為,共同營造良好網絡購物環(huán)境。

店鋪成交僅一筆 用戶評價竟有637條

2020年4月,常州國家高新區(qū)(新北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接到上級線索交辦,稱當事人在天貓開設的店鋪中所經營的黑豬肉和散養(yǎng)土鴨的用戶評價異常,隨后展開調查。經查,當事人原在天貓平臺開設店鋪經營銷售野生動物(持有林業(yè)部門的許可文件),后根據《關于禁止野生動物交易的公告》的要求停止野生動物交易,并于2020年03月20日前后分別在原野豬肉和原綠頭鴨的網址鏈接上面直接修改圖片等信息內容,售賣黑豬肉和散養(yǎng)土鴨,截至2020年4月9日,共銷售一筆黑豬肉,與637條用戶評價嚴重不符;截至2020年4月27日,當事人共銷售散養(yǎng)土鴨63筆,與740條評價嚴重不符。當事人利用之前銷售產品的用戶評價和商品評分進行宣傳和推廣新上架產品,構成了欺騙、誤導消費者的行為。2020年9月,常州國家高新區(qū)(新北區(qū))市場監(jiān)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了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消費者在購買網上產品時,銷售量、商品評價、提問區(qū)已經成為必要的瀏覽內容,作為是否購物的重要參考。本案中,當事人將已下架的商品通過修改圖片、品名等商品信息,重新上架銷售新商品,并將已下架商品的用戶評價套用至新商品上,既欺騙誤導了消費者,又損害了其他經營者的利益,理應受到處罰。

組織虛假交易 專業(yè)刷單網站被罰50萬元

鹽城某代運營公司與他人有大量涉嫌用于虛假交易的資金往來且其備案的兩個網站高度存疑為刷單平臺網站,涉嫌從事組織虛假交易行為。經市場監(jiān)管部門調查,當事人通過網絡店鋪運營方案、“刷單”計劃等方式明確“刷單”要求,利用其“刷單”平臺、雇用“刷手”模仿真實購買者購買網絡商品的流程,采用寄送空包裹等非真實發(fā)貨的方式獲取物流信息,以形成完整的交易記錄,并直接或通過第三人返還“刷手”虛假交易訂單本金、支付“刷手”“刷單”傭金,完成虛假交易。從2017年10月至2018年11月14日期間組織虛假交易活動的訂單記錄15576單,訂單交易金額475萬余元,涉及452個網絡店鋪。2020年3月,鹽城市市場監(jiān)管局依法責令當事人停止違法行為,并決定處以罰款50萬元。

因成本低獲利大,一些專門從事刷單炒信的公司應運而生。他們?yōu)樘嵘站W絡店鋪的銷售狀況、用戶評價,雇傭“刷手”與網絡店鋪經營者進行虛假交易,既誤導了消費者,又擾亂了網絡市場交易秩序。本案當事人就是采取組織虛假交易的方式,為淘寶、天貓等網絡交易平臺中當事人代運營的店鋪的銷售狀況、用戶評價等進行虛假交易。盡管刷單炒信的行為比較隱蔽,但市場監(jiān)管部門始終堅持不懈打擊,尤其是重拳出擊類似本案中的專業(yè)組織刷單的違法行為,從根本上鏟除刷單炒信的土壤。
    (方方 記者薛慶元)

(編輯:鑫果)


江蘇公布網絡市場十大典型案例 “好評返現”“刷單炒信”等被處罰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