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APP用戶遭遇“注銷難” 誰剝奪了消費者的“被遺忘權”

  來源:經濟日報 2018年07月25日記者 陳 靜2018-07-25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近來,上海白領曹芳芳遇到了一件“糟心事”,母親去世了,但曾經使用過的APP應用的賬號卻無法注銷,“大部分應用可以找到注銷選項,但都要求提供注冊時綁定手機的驗證碼,即便提供個人身份信息也不能注銷。

原標題:大量APP用戶遭遇“注銷難” 誰剝奪了消費者的“被遺忘權”

近來,上海白領曹芳芳遇到了一件“糟心事”,母親去世了,但曾經使用過的APP應用的賬號卻無法注銷,“大部分應用可以找到注銷選項,但都要求提供注冊時綁定手機的驗證碼,即便提供個人身份信息也不能注銷。我母親換過手機號,舊手機號早已找不到了”。

如今,APP賬號注銷難被用戶頻頻吐槽。一項調查問卷顯示,75.9%的受訪者遇到過APP賬號難注銷的情況,62.9%的受訪者擔心APP賬號注銷難導致賬號被盜用。

從記者自身體驗來看,除了微信、淘寶等手機應用注銷賬號相對簡單外,大部分APP用戶在注銷時會面臨各種各樣的困難。要么注銷選項非常隱蔽,比如新浪微博注銷選項隱藏在6層頁面之下。要么在注銷時需要提供大量隱私信息,比如直播應用“花椒”需要提供注冊賬號前兩個月充值記錄。更有大量網貸類APP,無論是否使用過其服務,只要注冊就無法注銷賬戶。

據介紹,APP注銷難并非新問題,相關部門一直在密切關注。今年1月份,工信部就曾明確,電信業(yè)務經營者、互聯(lián)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嚴格遵守國家法律法規(guī)要求,在用戶終止使用服務后,為用戶提供注銷賬號服務。

互聯(lián)網法律專家、北京志霖律師事務所副主任趙占領介紹說,《電信和互聯(lián)網用戶個人信息保護規(guī)定》明確規(guī)定,互聯(lián)網信息服務提供者在用戶終止使用電信服務或者互聯(lián)網信息服務后,應當停止對用戶個人信息的收集和使用,并為用戶提供注銷號碼或賬號的服務。否則,管理機構將依據職權責令限期改正,予以警告,還可以并處1萬元以上3萬元以下的罰款。“賬戶注銷,實際上就是‘被遺忘權’。用戶可以選擇在搜索引擎上不能搜索到自身信息,或者要求網絡服務商注銷自身賬戶。”趙占領說。

為什么APP應用服務商“明知不應為而為之”呢?“注銷難主要是因為用戶數(shù)據和個人信息本身具有價值。同時,用戶規(guī)模往往是企業(yè)獲得投資的關鍵數(shù)據。此外,3萬元以下的罰款數(shù)額,意味著違法成本低,很難起到震懾作用?!惫膊康谌芯克W安法律研究中心主任黃道麗表示,“注銷難”在很大程度上依然是因為服務商的利益訴求,用戶數(shù)直接帶來估值,用戶數(shù)據被平臺視為自己的“私有財產”,所以哪能輕易放棄。

然而對于用戶來說,“注銷難”意味著存在安全風險隱患?!氨热纾檬謾C號注冊APP的用戶,如果更換手機號后未能及時注銷相關APP,舊手機號被再次投入市場時,其APP賬號很容易被他人控制,這其中隱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趙占領說。


在獵豹移動安全專家李鐵軍看來,大量無法注銷的賬號還有可能被“黑灰產業(yè)”盜取密碼后利用。比如,用戶經常會發(fā)現(xiàn),朋友棄之不用的微博賬號開始大量轉發(fā)營銷信息,成了“僵尸水軍”?!捌渌N方式,需要用戶提交更多隱私數(shù)據,同樣增加用戶信息泄露風險?!崩铊F軍說。(記者 陳 靜)


(編輯:鑫果)


大量APP用戶遭遇“注銷難” 誰剝奪了消費者的“被遺忘權”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