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wǎng)北京9月5日電(記者 宋宇晟)4日,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學的一堂語文課上,近百名小學生集體跟隨《漢字風云會》的題目開始聽寫。
小學生集體跟隨《漢字風云會》的題目開始聽寫。主辦方供圖
當一檔綜藝節(jié)目走進真實的課堂,老師們有什么看法?記者就此采訪了北京黑芝麻胡同小學的張雯雯老師。
她告訴記者,“目前學生們在漢字聽寫方面存在的問題仍然集中在形近字、多音字的混淆以及字源、字理方面知識的欠缺,見到字都認識,但見到幾個相近的字詞就容易混淆”。因此,張雯雯覺得,這檔節(jié)目對于小學生語文成績的提升確實頗為“有效”,也很“實用”。
同時她也坦言,這檔節(jié)目更多地激發(fā)了學生們了解漢字文化的興趣,起到了“普及字詞背后文化層面”的作用。
小學生集體跟隨《漢字風云會》的題目開始聽寫。主辦方供圖
當日,記者在現(xiàn)場注意到,聽寫的字詞其實距離大多數(shù)人生活并不遠,但確實有很多詞語一時想不起如何書寫。到底該是“打勾”還是“打鉤”?是“形跡可疑”還是“行跡可疑”?是“各行其是”還是“各行其是”?你真的會寫“瓜瓤”這兩個字嗎?而上述這些詞語都出現(xiàn)在了4日的聽寫題目當中。
《漢字風云會》導演關正文在接受中新網(wǎng)記者采訪時曾直言,五年級孩子正常的書寫水平遠遠高于成人平均水平?!按蠖鄶?shù)成人的書寫能力其實是沒救的?!?
小學生集體跟隨《漢字風云會》的題目開始聽寫。主辦方供圖
對于這樣的說法,張雯雯覺得,這種情況確實存在?!昂⒆颖旧硖焯煸趯W校,每天接觸語文的時間也比較長,同時孩子們的課外閱讀量也非常廣,學校也會經(jīng)常組織和語文有關的綜合實踐活動。孩子們的知識面廣了,所以在識字寫字方面的能力也就強了。而成人也許曾經(jīng)也是這樣,但可能在工作中用不到,可能就疏忽了這方面文化的積累?!?
不過她同時也坦言,這樣的情況也不絕對。“現(xiàn)在大家對這方面文化的認識也在提高。像前段時間播出的《中華詩詞大會》,我們能看到這么多人有這樣古詩詞的積累,大家也還挺重視的。”她說。
(編輯:愛娣)
![](http://m.hovf.cn/file/upload/201709/07/083424521.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