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東城區(qū)蔣宅口軍休所所在的興化社區(qū)是全國先進文明單位,在社區(qū)的院子路旁豎立的大型廣告牌上,鑲嵌著這個所的軍休干部張全會的照片,廣告中稱張全會老師是著名的軍旅書法家,是中國公共關系協(xié)會文化藝術委員會委員、中央國家機關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藝術》雜志社編委會委員、中國公共關系藝術中心客座教授。
是的,軍旅書法家張全會,經(jīng)過多年歷練,刻苦鉆研,書法如名,篆書、隸書、楷書、草書等書法“全會”,擅長楷書。
張全會老人自幼喜好書法,入伍后總想找機會學練書法。1985年,他在北京武警總隊六支隊農(nóng)場任助理,到了星期天,在京有家屬的干部都回家和家人團聚,光棍干沒事干就湊在一起甩撲克。有一次他外出發(fā)現(xiàn)太平路上有一家叫“一鳴”的書法學校,欣喜若狂,決心扔掉“老K”,經(jīng)領導批準到這個學校學起了書法,從此,老張便和書法藝術結下不解之緣。
為了保證8點上課,他花了28元買了一輛無閘無鈴的自行車,到了星期天,提前起床,6點出發(fā),騎車兩個小時趕到學校,從不遲到誤課。學校里有講楷書的、隸書的、行書的、篆書的、草書的,還有講繪畫的,這些內容他全學,就對課程時間進行適當安排,學楷書下了課,接著學篆書,學篆書下了課,接著學草書,有時,接不上書法課,就學山水畫??傊惶觳婚e著,從早學到晚。為了掌握諸多學習內容,他專門學習了“速記”技法,先把學習的內容全部記下來,回到部隊利用休息時間再復習理解消化。
老張學習書法不怕苦不怕累,有時,早上起晚了,顧不上吃早餐就先上課。有一次,他上完了第一節(jié)課,由于疲勞饑渴,眼前一發(fā)黑,就昏倒在樓道的長椅上。醒來后,上街吃點東西,接著上課,從早八點一直上到晚八點。一天下來,已是精疲力盡,還要騎自行車返回部隊,多少個黑夜奔馳在永定河的大堤上。因為車子沒有鈴沒有扎,碰上快要撞車時,為了他人的安全,就主動先向旁邊倒下。還有一次,迎面兩匹馬拉著一輛空車奔跑過來,馬車馭手看到前面有人趕緊拉閘剎車,可他騎的自行車如同賽車一般,加之天黑視線很差,當他發(fā)現(xiàn)馬時,為時已晚,來不及采取措施,馬看到有人撞上來了,“嗷”的一聲騰起了前蹄,幸好他的頭撞在了馬肚子上,馬沒受傷,他也沒傷著,只是把趕馬車的人嚇出了一身冷汗。
老張在“一鳴”書法學校整整苦學一年,收獲頗豐,為他步入書法殿堂成為書法界名人奠定了堅實基礎。
老張1996年退休,2006年進軍休所休養(yǎng),時間多了,練書法更勤了,對自己的標準要求也更高了。他說:“30年學書,20年學畫,這個時間概律同樣制約了我的藝術成功之道。前十年學,中十年鉆,后十年練。所謂學:十年功夫,只是藝海拾珠,要多學博采,不厭其煩,貴在堅持。所謂鉆:深鉆細研,歸納總結,領會精髓,提高境界。所謂練:師古臨帖是練,實用也是練,提高書法最快的就是用,用可以促進練,練和用是提高書法技藝的重要途經(jīng)”。老張練書法對自己有很高的要求:平時做到筆不離手,見縫插針,有空就練,外出旅游也要揮毫作書,獻給賓館或親朋。他少看電視,不看春晚。特定除夕必練,一更書兩年,用書法送走舊歲迎來新春。社會上開展的書法比賽、展覽和公益活動,他得知后盡量參加,作為展現(xiàn)優(yōu)長和學習提高的良機。2013年,他參加了邊防部隊舉辦的“廉政文明建設”書畫展,書寫了“以儉養(yǎng)德、清正廉潔、精忠報國、振興中華”條幅,被部隊篆刻在大型木制牌匾上;2014年在首都百名書畫家新春聯(lián)誼會上展示出他的一幅書法長卷金粉小楷《道德經(jīng)》,被書法界贊譽為國寶;他為福建午峰山森林公園書寫的《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大楷書法作品,被中國鐵嘴王及北京旭輝鴻達公司出資刻在巨大碑石上,永供游人鑒賞;2016年,他書寫的狂草《沁園春·雪》參加中央國家機關在中華世紀壇舉辦的“永遠跟黨走”書畫展,并刊登在《永遠跟黨走》書畫冊上。他參加地壇舉辦的共產(chǎn)黨員志愿者公益活動時當場書寫書法作品31幅奉獻給觀眾;每逢春節(jié)到來之前,他就早早自費買來紙墨,用不同的字體書寫“?!弊趾蛯β?lián),送給駐地居民。他用一首小詩:“結緣翰墨三十春,嚴冬酷暑樂耕耘,常將書香伴星月,天公為我舉起樽”,闡發(fā)了自己學練書法的心得體會。
老張從學練書法的實踐中深深感到,學練書法,腦力勞動和體力勞動有機結合,促進身心健康,強化生機和活力。他說:“書法寫的越好,人就越建康,這話有一定道理。我在作書時,精力集中專一,忘掉一切,比如煩惱,痛苦,疾病等都扔在腦后。我雖然年近古稀,但精力充沛,練書持續(xù)6個小時不歇筆也不覺得累?!彼珜懙摹皶ㄅc健康”一文,談經(jīng)驗講體會,被《中國藝術》雜志采用。
老張在學練和創(chuàng)作書法作品的實踐中,善于總結經(jīng)驗,并把經(jīng)驗系統(tǒng)化、規(guī)范化、科學化,升華為理論,出版了《初學書法技巧入門》,此書三次再版;此后,他總結創(chuàng)新學練書法的方法,出版了《一步到位——張全會書法技巧字帖》,受到讀者的青睞。
張全會認為,書法承載著的書法文化是中華文化中的一支奇葩,是享譽中外的瑰寶。傳承書法弘揚書法文化是我作為書法人義不容辭的責任。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傳承書法弘揚書法文化中,他盡心盡力,善作善為,不取報酬,無私奉獻。2005年,他應佛教協(xié)會一位副會長邀請,到海南島博鰲禪寺無償講授書法,歷時17天,聽課的大部分是上海居士,他們學習書法到了癡迷的程度,在他回京時 ,學員們一直把他送到車站,當他上車后看到學員們跪在地上虔誠送別,此情此景使他熱淚盈眶,深深感到中華書法文化的巨大魅力,激勵他竭盡全力做好中國書法的傳承者,當好弘揚中華書法文化的宣傳員。
2015年初,老張的愛人駱秋麗向他傳遞這樣一條信息:駐地社區(qū)一些孩子的家長想讓孩子學習書法,但一些書法班學費太高,教的又不好,建議請老張出山辦個書法班,讓孩子們學上書法。老兩口商量后認為,盡管社會活動繁多,家務事較忙,但教孩子們學習書法,弘揚祖國傳統(tǒng)文化,培養(yǎng)下一代,是件大好事,是我們應盡之責,老兩口商定:在別處講書法沒有收過費,給孩子講書法一分錢也不收,實行無償服務。下定決心,克服困難,千方百計把這件好事辦好。他們的想法得到軍休所和社區(qū)的領導鼎力支持,由社區(qū)提供場地和座椅,于當年的2月“國學書法班”在軍民共建中正式開課。
如何辦好“國學書法班”,老張用足了力氣,想盡了辦法?!皣鴮W書法班”的學員都是小學的在校學生,老張為了適應小學生的特點,堅持育德為先,打牢基礎,循序漸進,注重實效的原則,采取 “五個結合”的教學方法,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一是把書法教育和做人教育緊密結合起來。在講書法課前,老師帶領學生宣讀經(jīng)過反復推敲集思廣益形成的誓詞:“熱愛祖國、振興中華,學習書法,實現(xiàn)夢想。開發(fā)智慧,啟迪心靈,培養(yǎng)愛心,孝敬父母。效法自然,涵養(yǎng)道德,師古圣賢,創(chuàng)造未來?!苯又痴b《弟子規(guī)》:“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而后,高唱《世上只有媽媽好》。通過宣誓、背誦和唱歌使學員受到心靈的啟迪,樹立學好做人是學好書法根基的理念,明確學習的目的在于樹德立人,增長才干,報效祖國,振興中華,養(yǎng)成孝敬父母、尊師重教的良好習慣。二是把學習基礎知識和作品創(chuàng)作緊密結合起來。老張精心設計教學計劃,自籌教具,認真?zhèn)湔n,以唐代大書法家柳公權的楷書為范本和自著的《一步到位》為教材,精選一些經(jīng)典作品為范例,從執(zhí)筆、用墨、書寫點、橫、豎、撇、捺等基本寫法講起,使學員掌握書法寫作的基本要領,打好書法寫作的基礎。他在課堂上每講完一幅完整的字后,就親自寫出該字的范字,發(fā)給學員人手一幅,回家后照樣練習。著力引導學員在模仿范字的同時發(fā)揮個人特長進行創(chuàng)作,促進了教學效果的提高。三是把學習書法和增強悟性緊密結合起來。堅持法內法外同時授課,使學員悟出“學書不師古,書如壁上土”,熟能生巧,巧能通神的道理,明確學習書法的根本途徑在于勤學苦練,勤學長知識,苦練出精品,激發(fā)學練書法的熱情。四是把精神鼓勵和物質鼓勵緊密結合起來?!皣鴮W書法班”的學習時間隨著學校走,同步開學,同步放寒暑假。在學校開學期間,每周六下午為書法班學習時間。每年放暑假時都舉行一次隆重的結業(yè)式,邀請一些新聞、書法藝術單位和軍休所、社區(qū)領導及學生家長與會指導,社區(qū)的黨委書記作學期學習總結,表彰全勤和學習成績好的學員,運用社團贊助的資金給予象征性的物質獎勵。鼓勵學員見賢思齊,比學趕幫超。五是把書法授課和服務保障緊密結合起來。老張的愛人駱秋麗是位樂于助人的賢內助,她不僅承擔起全部家務,使老張集中精力備課講課,還負責書法班的后勤保障工作。每逢開課他都做好課前準備,擺放好桌椅、教具,做好學員簽到和維持課堂秩序等工作,下課后打掃衛(wèi)生,恢復教室原狀。在書法班里有家住門頭溝的母女二人,坐公交車單程需要2個多小時,從不請假和遲到早退,老張和老駱深深被母女的學習精神所感動,為了給她們就餐提供方便,就請到家里免費就餐。用老駱的話說:“星期六是我們老兩口最繁忙的一天”。一些學員的家長主動參加服務,學員家長杜勰是圖文印刷店的老板,他自動承擔起照相、打印材料、發(fā)布信息、還出資制作16塊圖文并茂的宣傳國學班成績的展板,成為老張的得力助手?!氨娙耸安窕鹧娓摺?。老師、學員、家長同心攜手合力,為辦好書法班創(chuàng)造了有利條件。
“國學書法班”至今已經(jīng)辦了兩年半共5個學期,授課71次,每次不少于2個小時。至今64種筆畫已經(jīng)學完,教寫“厚德載物”、“龍馬精神”等范字256個。辛苦耕耘,結出碩果。“國學書法班”現(xiàn)有39名學員都是學校的書法骨干,15人在參加書法比賽或展示中獲獎,其中1人在參加全國性的書法比賽中獲二等獎。2016年在興化社區(qū)舉辦的春節(jié)聯(lián)誼會上,書法班的小學員現(xiàn)場寫“?!彼汀案!?,受到群眾交口稱贊;一名年僅9歲的學員創(chuàng)作的“終南望余雪”等6幅書法作品,參加資助西部貧困失學兒童慈善公益活動時全部義賣,獻出了小愛心。中央人民廣播電臺以“翰墨飄香撒社區(qū)”為題播放了“國學書法班”的事跡。家長們高興地說:我們的孩子不僅學會了書法知識,更重要的是懂事了、乖巧了、聽話了,學會了做事做人。他們回家后給爺奶洗腳、剪指甲、給父母按摩、捶背、幫助做家務活成為習慣。一位書法班的學員的母親是交通報的記者,激動地說:“在當今“一切向錢看”盛行的情勢下,孩子們參加書法班學習不花錢、老師不收費,還學到了真本事,我是第一次見到!”還有些家長給老張算了一筆賬:張老師辦書法班如果收費的話,每年起碼要收入20萬元,他辛辛苦苦兩年半,“徒弟”遍京畿,不僅放棄50萬元的收入,還每年自己拿出2、3千元買筆、墨、紙等教學用品,像他這樣無私奉獻的人,實在難能可貴、世上難找??!”
百尺竿頭再進一步。張全會、駱秋麗夫婦在辦好國學書法小學生班贏得贊譽的情況下,沒有止步,繼續(xù)向前,為滿足群眾的要求,進一步總結經(jīng)驗,發(fā)揮優(yōu)勢,挖掘潛力,于2016年4月,開辦了以中老年為主的“國學書法班”二班,仍然堅持不收費。通過一年多的實踐,亦取得良好的效果。社區(qū)領導夸獎國學兩個書法班辦得好,為文明社區(qū)建設增加了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還醞釀著把“國學書法班”擴展為“國學書法院?!?
有著20多年軍旅生涯的張全會,雖然退休多年,但仍然心系著軍隊,關注著軍隊的文化建設。向武警等部隊贈送他的兩本書法專著3000多冊,書法作品35幅。
張全會老人是軍休所的文體骨干,他的老有所為創(chuàng)出的佳績和默默奉獻的精神,得到軍休所的領導和軍休干部的充分肯定,3次被東城區(qū)軍休辦評為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和宣傳報道先進個人,2016年被樹為“軍休榜樣”。
(東城區(qū)安貞軍休二所軍休干部 紀廣存
東城區(qū)蔣宅口軍休所黨支部書記 劉 勇)
(編輯:鑫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