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十年》終極預告海報雙發(fā) 趙麗穎十年不忘初心

  來源:央視網(wǎng)佚名2016-08-25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青春懷舊電影《我們的十年》將于9月2日重磅上映。今日,該片發(fā)布終極預告和海報,眾主創(chuàng)走上不同事業(yè)發(fā)展道路,老友再聚感情依舊親密。


更多資訊敬請關注“315記者攝影家”和“315記者攝影家”公眾號↓

1趙麗穎飾演張靜依


1趙麗穎飾演張靜依

由馬偉豪擔任總導演,劉海擔任導演,趙麗穎、喬任梁、吳映潔、班嘉佳領銜主演,范逸臣、馮銘潮聯(lián)合主演的青春懷舊電影《我們的十年》將于9月2日重磅上映。今日,該片發(fā)布終極預告和海報,眾主創(chuàng)走上不同事業(yè)發(fā)展道路,老友再聚感情依舊親密。

主創(chuàng)十年前后變化大 青春模樣笑容依舊

本次曝光的終極預告和海報共同揭示出六位主角十年間的成長變化,從快樂簡單的學生到成熟干練的職人,青春面容不改。影片中十年前趙麗穎還是一人提三壺熱水的短發(fā)假小子,十年后她長發(fā)披肩裝扮得體,已然成為獨當一面的職場女強人;十年前喬任梁是率性灑脫的帥氣男神,十年后他凝視照片眼含深情,變得穩(wěn)重又沉著;十年前吳映潔是乖巧的“鋼琴女神”,十年后她依然溫婉,嘴角微彎盡顯甜蜜小女人的姿態(tài);十年前班嘉佳是貼著號碼牌參加歌唱比賽的追夢女孩,十年后的她妝容靚麗笑容自信顯示出不俗的明星氣場;十年前范逸臣騎著摩托車奔波創(chuàng)業(yè),十年后他身著筆挺正裝,舉手投足間顯示出商業(yè)精英的睿智;十年前馮銘潮是綠茵場上活力十足的運動型男,十年后的他身穿休閑西裝,富二代潮人依舊瀟灑自在。十年時間改變之大,令人唏噓的同時,也讓人欣喜地看到他們依舊青春意氣,灑脫昂揚。

而預告片里則回顧了他們十年的深厚情誼。每個人都在朝著自己的目標努力,步入社會的他們見了不同的人、做了不同的工作,但是這幫好閨蜜好哥們的感情并未改變,他們仍會熱情地擁抱,分享彼此的快樂和煩惱,珍貴的情誼讓人艷羨。主角們的多樣人生也映射出普羅大眾不同的發(fā)展軌跡,引發(fā)觀眾對自身經(jīng)歷的真切回憶。無論是十年前,還是十年后,只要不忘初心滿懷對夢想的追求,只要身旁的朋友一直攜手同行,我們依舊正青春。

年華易逝記憶不忘 《我們的十年》帶你找回初心

電影《我們的十年》講述三男三女十年間的成長故事,主創(chuàng)們各具代表性的心路歷程引發(fā)觀眾強烈共鳴。從校園到職場,主創(chuàng)們向著心中的夢想一路前行,有人過上安穩(wěn)家居生活,有人踏上閃耀星途,有人終成商界精英,難能可貴的是,即使經(jīng)歷時光的打磨,主創(chuàng)們仍不忘初心,當年的好友依然感情甚篤,共同見證著彼此人生中的重大時刻。歲月匆匆,年華易逝,那些青春的記憶卻永遠印刻在腦海深處,十年間主創(chuàng)們的生活經(jīng)歷雖迥然相異,卻與普通人各式各樣的生活不謀而合,熟悉的畫面勾起大批觀眾的青春回憶。不少觀眾留言表示:“看著他們拼搏追夢,會讓我想起自己最初的理想”、“我也擁有這樣的好朋友,陪我笑陪我哭,我們一起走過十年,還要一起走一輩子”,種種動情的話語感人至深,亦可見電影觸動人心的力量,相信《我們的十年》將在這個金秋九月帶給觀眾無盡的感動。9月2日,來我們的十年,找你的初心。

電影《我們的十年》由馬偉豪擔任總導演,劉海擔任導演,趙麗穎、喬任梁、吳映潔、班嘉佳領銜主演,范逸臣、馮銘潮聯(lián)合主演,湖南楚人傳媒有限公司、好樣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市金薔薇影視傳媒有限公司、美亞長城傳媒(北京)有限公司、北京廣義禎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出品,湖南視渤柯錦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廣州九恒空氣能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海寧蔓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捷成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天津賣座影視傳媒有限公司、大地時代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大連精石文化產業(yè)投資有限公司、海寧華麗視聽影視文化有限公司、青島城市傳媒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lián)合出品,大地時代文化傳播(北京)有限公司、海寧蔓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北京捷成世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北京聯(lián)藝電影發(fā)行有限公司、北京黃鶯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聯(lián)合發(fā)行,將于9月2日全國上映。



圖書出版、學術文章發(fā)表。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