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動手指,坐在家里就能收貨,移動互聯(lián)網時代到來,網購已經“飛入尋常百姓家”。社交媒體、短視頻等平臺與電商平臺的融合為網絡購物提供新生動力,與此同時也產生了一些新類型糾紛。自2023年5月成立以來,蘇州互聯(lián)網法庭共受理信息網絡買賣合同等涉網購糾紛近500件,發(fā)現(xiàn)涉網購糾紛呈現(xiàn)新特點——
不發(fā)貨不退款
平臺“拖延”被判返還貨款
2022年2月中旬,丁阿姨通過一知名奢侈品購物平臺,購買了某奢侈品牌新款女士包包,并向平臺支付了19260元。完成付款后,丁阿姨在網上了解到該平臺已經多次發(fā)生收款后既不發(fā)貨又不退款的情況,遂向平臺申請退款。
在丁阿姨的催促下,平臺客服回復“退款系統(tǒng)正在升級,訂單退款審核會有延遲”“請您放心,一定會給您退款的”“我也會反饋催促,盡快為您解決好”等內容,但遲遲未退款。
無奈之下,丁阿姨訴至法院。訴訟中,平臺未出庭應訴。
法院經審理認為,雙方存在買賣合同關系,原告丁阿姨已按照平臺要求支付貨款19260元,平臺應當按約交付標的物。經原告多次催告后,平臺既沒有發(fā)貨也沒有退款,構成根本違約,原告有權解除合同。合同解除后,平臺應當返還原告已付的貨款。遂依法判決平臺返還丁阿姨貨款。
二手平臺買到“泡水車”
調解后返還車款并賠償
蘇某想要買某知名品牌汽車,因預算問題,其在某知名二手平臺尋找合適的二手車源。2022年12月,蘇某在平臺上認識李某,李某稱自己是某二手車公司銷售人員,在平臺上發(fā)布了百余輛車源,并稱自己的車源“包無事故、火燒、水泡”。
蘇某很是心動,遂添加李某微信。雙方在微信聊天中,李某再三承諾其所售車輛為精品,蘇某方決定在其處購買二手車。支付3000元定金后,雙方簽訂二手車買賣合同,合同中約定車輛“無大事故、無火燒、無泡水”。
李某完成過戶后,蘇某支付尾款5萬元,物流公司將車輛托運至深圳。收車后,蘇某發(fā)現(xiàn)車輛內部除發(fā)動機外均有泥沙、下方水箱支架斷裂、空調無法啟動。蘇某認為李某明知車輛泡水仍出售,存在欺詐行為,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要求李某“退一賠三”。
李某則稱車輛系向前手車主購買,并不知道車輛曾泡水,并表示愿意協(xié)商解決。
法官表示,本案中,李某在二手平臺出售百余輛車輛,銷售行為具有經常性和盈利性,屬于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規(guī)定的“經營者”。如李某明知車輛泡水,以虛假宣傳的方式銷售商品,其行為構成銷售欺詐。
因車輛異地鑒定等流程上存在困難,法官對過戶、拖車等問題與原、被告雙方當事人釋法明理、分析利弊,雙方達成調解協(xié)議,解除二手車買賣合同,蘇某向李某返還車輛,李某返還蘇某購車款并賠償9000元。
直播間里“寶石”變玻璃
消費者主張退一賠三獲支持
小孫在觀看一家翡翠店鋪直播時,主播佩戴著精美飾品進行介紹推廣,同時還稱直播飾品為“寶石”制成。看著主播不斷強調庫存有限、賣完就漲價,小孫馬上下單購買了2副耳釘、1枚戒指以及2條項鏈,商品訂單信息中也明確描述產品為“玉石”。收貨后,小孫佩戴飾品出門,卻被朋友告知購買商品為假貨。
為此,小孫將戒指交給第三方鑒定公司進行鑒定,發(fā)現(xiàn)“寶石”竟是玻璃。因鑒定費用較高,小孫未將其他飾品交付鑒定,并以店鋪存在欺詐將經營者黃某訴至法院。
法院經審理認為,根據第三方鑒定證書顯示,被告出售商品主要成分為玻璃,而非店鋪商品訂單中所描述的“玉石”,黃某構成根本違約,小孫主張解除合同于法有據,黃某應退還貨款354元,小孫應退還涉案商品。同時,根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黃某作為網絡店鋪經營者,對涉案商品主要成分系玻璃負有告知義務,但其隱瞞該情況,將涉案商品表述為玉石,存在欺詐行為,應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法院依法判決小孫退還涉案商品,黃某退還小孫貨款并支付三倍賠償款。
法官說法
規(guī)范新型電商銷售行為 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隨著消費場景的多元化、服務品類的豐富化,居民網購種類也不斷增多,大到豪車珠寶,小到鞋帽服裝,網購幾乎涵蓋了居民日常生活方方面面。2023年全年,我國網絡零售規(guī)模已達15.4萬億元,同比增長11.6%。
除了質量問題、虛假宣傳、價格誤導等傳統(tǒng)型消費問題外,直播帶貨、社交電商等新型電商模式流行,也讓消費者遭遇了新問題。蘇州互聯(lián)網法庭在司法實務中發(fā)現(xiàn),新型電商模式下,消費糾紛呈現(xiàn)消費金額增大、涉直播類消費糾紛增多等特征,甚至有案件中消費者在同一直播間內下單購買10萬余元“和田玉”,收貨后卻發(fā)現(xiàn)貨不對板。
直播間主播的“誘導性”帶貨話術、引導消費者私下交易逃避平臺監(jiān)管、網絡預售后久不發(fā)貨……新型電商模式下,侵害消費者合法權益行為也日益多樣。如何規(guī)范新型電商銷售行為、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是管理部門、平臺、電商經營者的共同“必答題”。
對此,法官建議:一是相關部門出臺行業(yè)規(guī)范標準,對侵害消費者權益行為進行監(jiān)督治理,強化新型電商行業(yè)誠信體系建設;二是平臺強化對脫離平臺交易、拒不發(fā)貨等違規(guī)行為進行處理,對消費者披露商家信息的合理要求進行及時回應,建立消費者投訴“綠色通道”;三是商家要誠信經營,保證商品質量,主動、全面披露商品信息,加強帶貨主播、店鋪客服等從業(yè)人員培訓,避免虛假廣告、惡意抹黑競爭對手等不正當競爭手段,用誠信增強消費者忠誠度和信任度。(朱書 耿科明 劉瓊)
(編輯:映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