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電動汽車并不省錢 是時候關注電動汽車使用成本了

  來源:中國汽車報 中國青年網2021-11-22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在實際使用中,電動汽車的綜合使用成本一定比燃油車低嗎?很多消費者在買車之后,感到與買車時聽到的宣傳語相差甚遠?!睂τ谙M者來說,感知車輛的優(yōu)越性最直接的方面就

“在實際使用中,電動汽車的綜合使用成本一定比燃油車低嗎?很多消費者在買車之后,感到與買車時聽到的宣傳語相差甚遠?!?/span>

  對于消費者來說,感知車輛的優(yōu)越性最直接的方面就是使用成本。哪種車型使用成本更低,消費者自然就會偏向哪種車型。許多企業(yè)在推銷電動汽車時,都把使用成本當做一個賣點。毋庸置疑,電費確實比油費便宜得多。但在實際使用中,電動汽車的綜合使用成本一定比燃油車低嗎?很多消費者在買車之后,感到與買車時聽到的宣傳語相差甚遠。

  開電動汽車并不省錢 是時候關注電動汽車使用成本了

顯性使用成本有一定優(yōu)勢

  很多剛接觸新能源汽車的人都有這樣的想法:“有這樣的預算我都能買一輛燃油車了?!毙履茉雌嚭荛L一段時間內是“華而不實”的代言人,即便是補貼后的價格也經常被人“另眼相看”。那么,事實真的是這樣嗎?拋開剛需用戶的購買目的不說,實打實地看一看電動汽車的養(yǎng)車成本。

  駱女士是一位比亞迪秦EV300車主,她的這輛電動車使用率比較高,算下來每個月能跑2000公里左右。據(jù)介紹,她平時主要使用家用私樁充電,民用電每度約為0.6元。以駱女士的這輛車作為參考,她在電費、保養(yǎng)費用以及保險費用上面的開支情況很容易計算。充電費用方面,據(jù)駱女士介紹,她的這輛車一年行駛里程約為2.4萬公里,平均每公里電耗0.13元。通過計算,這輛車一年在充電上面的開支為3120元,平均一個月的電費需要260元。

  保養(yǎng)費用部分,在將購車時經銷商贈送的免費保養(yǎng)次數(shù)用完后,該車平均每年的保養(yǎng)費用為680元,一年保養(yǎng)一次。作為一款不用繳納車船使用稅的電動汽車,秦EV300的保險費用平均一年為3000元。

  通過將電費、保養(yǎng)費用和保險費用相加,可以得出駱女士這輛電動汽車在不考慮例如停車、違章等軟性開支的前提下,一年的用車成本是6800元,平均一個月的養(yǎng)車成本為567元。

  另外,駱女士還為記者算了一筆賬,她和她的先生如果每天乘坐地鐵上下班,兩人每天乘坐地鐵的費用總共為24元左右,按照每月工作22天計算,一個月下來的乘車成本為528元,一年下來乘坐公共交通的成本也達到了6336元,如此算來,駕駛電動汽車出行節(jié)省出來的費用并沒有高多少。

  另一位寶駿E100車主胡先生的車輛年使用費用則較之駱女士高一些,除了日常充電費用、保險費用外,胡先生還要為它支付在小區(qū)和工作單位的兩筆停車費,這兩筆停車費就高達5400元/年,且他平時使用的充電樁也屬于商業(yè)用電的公共充電樁。這樣總體計算下來,他的電動車一年的用車成本達到了9000元,平均每月使用成本為750元。

開電動汽車并不省錢 是時候關注電動汽車使用成本了

隱性使用成本易被忽視

  有了上述的實際使用成本數(shù)據(jù),不難看出,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并非像宣傳中的那么低。目前業(yè)界比較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主要是以民用電和燃油價格做成本比較。由于國家的補貼,民用電比商用電便宜很多,民用電只要0.6元,而商用電則達到1.5元,兩者差距非常大。

  為了支持國家的發(fā)展,燃油的定價除了燃油生產成本之外,還包括了增值稅、城建稅以及其他的附加費等費用,這些稅費占燃油價格的比例估計高達五成;如果未來電動汽車成為主流,可能也會加入這些附加費用,當前的電動汽車使用成本可能要翻倍。

  燃油的成本還包括加油站的運營成本,加油站的建設成本、人工成本等加入其中,再加上燃油運營各個環(huán)節(jié)的利潤,燃油價格自然水漲船高。未來,當充電站成為日常用車充電的主要方式之后,這部分成本當然也要加入進去,這樣電動汽車的補能成本就與燃油車相差無幾了。

  這只是電動汽車的補能成本,其實一輛車的使用成本不僅僅是補能成本,還包括了折舊等成本,而車輛保險費一直較高。單單是保險費一項,隨著保險公司提高電動汽車的保險費,電動汽車每年的成本就未必比燃油車低了。燃油車往往從第二年起保險費就開始下降,可以降到6折左右,而電動汽車卻逆勢上漲,這一增一減就相差4000元左右,平均分攤到每個月就是333元,這對于家庭用車來說,再添100多元就能與加油費用持平了。

  保險公司提高電動汽車的保險費用無可厚非,這幾年隨著電動汽車的存量增加,電動汽車的起火事故也隨之增長。有保險公司表示,如果單列電動汽車的保險業(yè)務,那么電動汽車的保險費根本就無法覆蓋賠款,正是由于這個原因,才促使保險公司提高保費。其實這個對于車主來說何嘗不是隱藏的風險,保險公司的結論證明了電動汽車損毀事故高于燃油車。

  電動汽車的電池成本更是令人無法承受,電池的使用壽命為3~5年,電池壽命到期后就需要更換電池,更換電池的價格高達3萬~8萬元。普通家庭用燃油車,每月平均需要200~400元的燃油成本,假如用電成本為燃油車的一半,5年下來電動車節(jié)省的補能成本在1.8萬~3.6萬元,節(jié)省的成本仍不夠更換電池的費用。

  電動二手車殘值過低也是需要考慮的因素。燃油車使用5年之后還有40%~60%的價值,二手車商也愿意收購。但電動汽車使用5年之后幾乎沒人要,再加上這部分損失,買電動汽車就顯得更不具備優(yōu)勢了。

  綜合來看,如果算上電池成本和二手車殘值因素,電動汽車的使用成本其實遠遠超出燃油車,如今保險費逆勢上漲,電動汽車車主僅是每年的電費和保險費成本就已超過燃油車,讓很多車主叫苦不迭。

  開電動汽車并不省錢 是時候關注電動汽車使用成本了

降低使用環(huán)節(jié)成本大有空間

  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的不斷增多,車輛的制造成本和電池成本都有大幅下降。很多車輛在應用磷酸鐵鋰電池后,價格更是進一步下降。例如特斯拉的Model 3和Model Y,在中國本土化生產和采用磷酸鐵鋰電池的雙重加持下,售價都降到了30萬元以下。但不可否認的是,近年來隨著電動汽車的增多,使用環(huán)節(jié)上的成本開始抬頭,而這部分成本是最容易被消費者忽視的方面。

  在今年“十一”長假期間,很多駕駛電動汽車出游的消費者都遭遇高速充電難的問題。隨之帶來的問題就是附帶的成本大幅增加。一位車主告訴記者,他長假期間駕車出游,在一個高速服務區(qū)等待充電和充電共用時8個小時,期間他不得不帶孩子在服務區(qū)吃飯、購物,由于充電時間太長,充滿電后天色已晚,原本可以一天到達的路程,他走了兩天。期間住宿費、餐飲費用不菲,令他記憶猶新。

  類似的例子在城里也不少。有消費者表示,電動汽車的一項隱性成本就是空駛里程,即由于缺電,電動汽車車主尋找充電樁的行駛里程,期間涉及空駛里程、返程里程和綜合費用。以往宣傳語中的充電時喝一杯咖啡,在很多車主看來就是一個笑話。在一些充電服務區(qū),充電費、服務費和停車費已經不少,如果再算上一杯價值30元的咖啡,不是每個消費者都能承受得起,更不是每天都能承受得起。

  有業(yè)內人士表示,隨著電動汽車的增多,未來在使用環(huán)節(jié)上的矛盾將大規(guī)模爆發(fā),相關部門應統(tǒng)籌安排,集中解決消費者在使用過程中的難點、痛點。從目前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來看,購置成本的矛盾已經大幅緩解,下一步應該在使用環(huán)節(jié)上下功夫,降低電動汽車在使用環(huán)節(jié)上的壓力,以滿足更多消費者的需求。

(編輯:月兒)


開電動汽車并不省錢 是時候關注電動汽車使用成本了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