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國人的“火爐”;臨汾,中國人的“老家”;晉中,山西的“心臟”。山西大地,正在遭遇一場極端降雨。
山西晉中昌源河大橋橋臺被沖垮,鐵路雙向中斷。
圖/人民視覺
據(jù)山西省氣象局消息,從10月2日20時到10月6日20時,山西忻州南部、呂梁、太原、陽泉、晉中、臨汾、長治累計雨量突破100毫米,其中臨汾北部、晉中西南部等地更是突破200毫米,遠超往年均值。山西常年均降雨量在400-500毫米之間,也就是說,降雨極端地區(qū)在4天內(nèi)就下了近半年的雨。
10月7日,山西運城平陸縣,黃河三門峽大壩開閘泄洪。
圖/視覺中國
短時間、高強度的降雨,導致山西多地出現(xiàn)內(nèi)澇等地質(zhì)災害:農(nóng)田被毀,村莊被淹,鐵軌路基被沖走,平遙古城部分城墻坍塌,汾河山西新絳段發(fā)生決口險情。然而,在網(wǎng)絡上卻沒有得到足夠關注,有山西網(wǎng)友調(diào)侃說是“無人問晉”。
2021年10月7日,108國道與運稷一級路交匯口積水嚴重,
一名交警站在積水中指揮交通,確保車輛安全有序通過積水區(qū)。
圖/人民視覺
而就在前段時間,中國多地電煤告急,山西一馬當先站出來,以一己之力保14省煤炭供應,護航眾多家庭這個冬季的取暖。我們不能不關注山西,這個中國人的大“火爐”。
也許,許多人對山西的了解停留在煤炭之上,然而,從更廣闊的視角來看,山西汾河流域還是中華文明的發(fā)祥地之一,也是中國歷史上輻射最廣、影響最大的移民發(fā)源地。從某種角度說,這里最像是中國人“老家”的模樣。
汾河是黃河的第二大支流,也是山西的母親河。
圖/圖蟲·創(chuàng)意
汾河之畔,是中國人的“老家”
展開山西地圖,716千米的汾河,由北向南浩蕩而下,幾乎縱貫山西大半個版圖,匯入黃河。
汾河與黃河交匯處,濁清分明。
攝影 / 薛俊
汾河流域的地形很特別,大體上呈現(xiàn)出“兩山夾一河”的地理格局。如果按照古人挑選住宅時“背山面水”的眼光來看,這里幾乎處處都是“風水寶地”。
汾河流域地形圖。太岳山脈在太行、呂梁之間,汾河之畔。
制圖/Paprika
山是呂梁、太行。如果自省會太原向南望去,“左手一指太行山,右手一指是呂梁”,這兩道南北走向的磅礴山脈,在汾河兩翼遙遙對峙,在古代為平原上的居民提供了天然的屏障,在今天則使得山西坐擁了富饒的礦產(chǎn)。
地處呂梁山脈中段的交城縣龐泉溝。
攝影/劉和平
而作為黃河第二大支流,發(fā)源自晉北的汾河,一路向南縱貫大半個山西,在兩山之間的黃土地帶沖積出一片狹長的平原,包括太原盆地和臨汾盆地在內(nèi),皆是土壤肥沃、良田千里,極利于農(nóng)業(yè)的發(fā)展。
除了山提供的天然屏障,水灌溉的平原沃野,這里還坐擁古代最精貴的鹽——有學者認為,上古時期定都蒲坂(今運城永濟蒲州鎮(zhèn))的炎帝,和以鄭州為大本營的黃帝,就是因為鹽池的歸屬而爆發(fā)了阪泉之戰(zhàn),而戰(zhàn)場正是在今天的運城。
山西運城,七彩鹽湖。
攝影 / 薛俊
汾河之水天上來,落到人間,猶如一條綴連著明珠的綢帶,串聯(lián)起忻定、太原、臨汾、運城四大盆地,在今天養(yǎng)育著全省近四成的人口,塑造了黃土高原上的“天府之國”。
因而在這片土地上,早早出現(xiàn)了文明的痕跡——在國內(nèi)已發(fā)現(xiàn)的七八十個舊石器時代遺址中,山西占了二十幾個,有不少就分布在汾河流域,僅襄汾一地,就坐擁舊石器時代的“丁村遺址”,和新石器時代的“陶寺遺址”,前者上承北京猿人,下啟山頂洞人,連貫了近30萬年的漫長歲月。
陶寺遺址,最早的中國之一。
圖 / 圖蟲·創(chuàng)意
按照譚其驤先生的觀點,古史中唐堯、虞舜、夏禹等人活動的范圍主要就在山西南部,“堯都平陽”(今臨汾),“舜都蒲坂”(今運城永濟蒲州),“禹都安邑”(今運城夏縣),三代賢君明主相繼開啟了中華文明的“孩提時代”,而汾河流域,也承載了中國的“童年記憶”,從這個維度說,她的確算是中國人的“老家”之一。
小口尖底甕,出土于杏花村仰韶文化遺址。
攝影/smg988,圖/匯圖網(wǎng)
然而真正使之成為無數(shù)中國人“老家”的,還是那株枝繁葉茂的大槐樹。
汾河流域像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城池,然而卻存在著一個大問題——平原面積太小了。太原盆地和臨汾盆地的面積加起來,也不過1萬平方公里,只有關中盆地的四分之一、四川盆地的二十六分之一。
太原汾河二庫群山環(huán)繞,平原較少。
攝影 / 史港澤
因此當人口激增時,土地資源的緊張使得山西人只能走出老家,踏上征途。間接上成就了“山西洪洞大槐樹”的根祖文化,也成就了晉商買賣天下的傳奇。
“問我故鄉(xiāng)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边@兩句流傳了數(shù)百年的民謠,在華北的老一代中幾乎人盡皆知。而隨著華北人口繼續(xù)遷徙,移民的后裔又擴散到了全國各地,據(jù)學者考證,“洪洞古大槐樹移民”分布在全國11個省、市的227個縣(葛劍雄語)。
山西臨汾洪洞大槐樹祭祖廣場,來自四方的人尋根至此。
圖 / 視覺中國
因而很多人問起“祖先之謎”時,得到的往往是同一個答案:“我們家是從山西洪洞縣大槐樹下搬來的?!?
“白銀谷”曾把控中國金融命脈
如果說大槐樹移民們是出于“國家政策”,那么晉商的輝煌,則是山西人自己打拼出來的。晉商聚居的榆次、祁縣、太谷、平遙等晉中縣區(qū),曾經(jīng)是山西乃至整個中國的商業(yè)中心所在,對中國的經(jīng)濟發(fā)展產(chǎn)生過不可估量的影響。
平遙古城,中國唯一完整古縣城。
攝影/焦瀟翔
明清時期,山西的手工業(yè)和制造業(yè)已然初具規(guī)模,在面對“地少人多”的現(xiàn)狀時,大批山西人開始主動走出老家,進入商海浮沉。
在明代,他們的活動范圍主要在黃河、長江流域;隨著清代版圖擴張,晉商們的步伐也跨過長城,邁向東三省、內(nèi)外蒙古乃至俄羅斯。朔州的殺虎口作為對蒙貿(mào)易的西口,是晉商向西經(jīng)商的必經(jīng)之路,大名鼎鼎的“走西口”正是來源于此。
清朝晉商商路示意,晉中太谷是晉商商路的中心點。
制圖/F50BB
而晉中,因居“山西之中”,成為南北往來的重要經(jīng)濟中心。晉中人借此地利,逐漸發(fā)展壯大,到清代前期時成為晉商的中流砥柱。他們從汾河東岸出發(fā),足跡遍布大江南北,幾輩努力之后,終于將這里變?yōu)樯轿髂酥琳麄€中國最富庶的地方。
由于晉商的征途太遠,隨身攜帶現(xiàn)金頗為不便,匯兌業(yè)應運而生,成就了響當當?shù)摹吧轿髌碧枴薄?824年,中國第一家票號日升昌在平遙成立,執(zhí)全國金融之牛耳,開全國金融之先河,上海外灘和北京金融街都是“晚輩”。
平遙日升昌票號,現(xiàn)為中國票號博物館。
攝影/秋影隨風,圖/圖蟲·創(chuàng)意
到晚清時期,全國票號共51家,山西“獨占八斗”共有43家,位于平遙古城的就有22家之多,基本上控制全國金融命脈。
隨著晉中人“商業(yè)帝國版圖”的擴張,一車車金銀從四面八方源源不斷運回祁縣、太谷、榆次、介休、平遙等縣,一座座晉商大院在晉中拔地而起,連屋接巷,“矗不知其幾千萬落”。
晉中大院分布示意。
制圖/F50BB
《喬家大院》、《大紅燈籠高高掛》、《白銀帝國》等影視劇的傳播,使人們在銀幕上得以一窺晉商宅院建筑與晉商的生活。前兩部影視劇的取景地都是祁縣喬家大院,喬家是晉中首屈一指的富商巨賈。
喬家大院,“在中堂”為喬家大院主人喬致庸堂名。
圖一攝影/石耀臣,圖二攝影/李文博
晉中,成了名副其實的“白銀谷”。
中國最多最好的古建筑在山西
悠久的文化、富庶的經(jīng)濟,造就了輝煌的山西古代歷史,也為當今留存了大量珍貴文物?;蛟S你聽說過這樣一句話:“地下文物看陜西,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是一部中國古建筑百科全書。
洪洞縣廣勝寺飛虹塔,是我國琉璃塔的代表作品。
攝影/李平安
從數(shù)量來看,山西擁有531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穩(wěn)居全國第一。山西目前已發(fā)現(xiàn)宋、遼、金以前的木結構古建筑100多座,全國僅存的3座完整唐代建筑全在山西,哪怕把不完整的都算上,山西也占據(jù)半數(shù)之多。全國五代時期建筑只有6座,山西有4座之多。元明清建筑,更是不計其數(shù)。
五臺山上的佛教建筑群,規(guī)模宏大。
攝影/龔躍賢
從質(zhì)量看,山西有世界文化遺產(chǎn)云岡石窟,是中國眾多石窟的模板。山西五臺縣的南禪寺,是中國現(xiàn)存最古老的木結構建筑,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上世紀30年代,日本學者關野貞曾宣稱中國已無千年以上的木建筑,要看得去日本,被梁思成、林徽因發(fā)現(xiàn)的佛光寺,打破了這一傲慢的論斷。
五臺山有中國最大的佛教建筑群,香火依然鼎盛。而平遙古城是中國僅存的一座完整古縣城,仿佛把時光定格在了古代。晉城、長治、運城、臨汾等眾多廟宇中,依然保存著中國古代各時期絢爛多彩的壁畫彩塑,品質(zhì)在全國首屈一指,堪稱國寶。
佛光寺東大殿唐代塑像;南禪寺大殿。
圖/ 視覺中國;攝影/ 王牧
如果山西是一幅彩繪,那么黑色的是煤炭和醋,黃色的是壺口瀑布、黃土高原,紅色和綠色則是遍布山西各地、紅墻綠瓦的古建筑。
而在這次極端降雨導致的災害中,平遙古城的部分城墻就遭受到了坍塌風險,好在這么重要的文物有工作人員及時搶修。而更多分布在山西各地,或者村鎮(zhèn),或者田間地頭,或者不那么“重量級”的古建筑們,還好嗎?希望身處雨災之中的山西人們都平安,我們一起渡過這個難關,加油山西!
山西暴雨牽動著全國人民的心
根據(jù)山西防災服務臺志愿者核實
急需救援物資匯總如下
來源:人民日報公眾號。
文 | 鄭禮、九月、ZXZ
文字編輯 | ZXZ
圖片編輯 | TAO
封圖 | 視覺中國
本文系【地道風物】原創(chuàng)內(nèi)容
未經(jīng)賬號授權,禁止隨意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