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吃瓜”的爭議

  來源:北京青年報阮光鋒2021-08-03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最近有個熱搜叫“隔夜西瓜把表層切掉再吃沒有用”。其實,西瓜是否隔夜并不是主要問題,關鍵在于是否有致病菌。如果只是普通細菌(即菌落總數(shù))超標,并不意味著一定有危害

最近有個熱搜叫“隔夜西瓜把表層切掉再吃沒有用”。其實,西瓜是否隔夜并不是主要問題,關鍵在于是否有致病菌。如果只是普通細菌(即菌落總數(shù))超標,并不意味著一定有危害。

西瓜糖分高、水分足,的確容易滋生細菌,而且冰箱里面也隱藏著各種細菌,所以西瓜切開后不要放太久,最好盡快吃掉。但如果你使用的是干凈的刀具、砧板切瓜,且及時用干凈的保鮮膜包裹并放入冰箱,即使隔夜放了也能吃。

除了隔夜瓜的問題,吃瓜這件事,還有很多其他爭議,今天一一解開。

為了更紅更甜更大給西瓜打針?

其實,西瓜打針并不是事實,只是臆想。西瓜本來就是一種自然熟的水果,也耐儲存,和很多其他水果相比,根本用不著儲存保鮮技術(shù)。在實際生產(chǎn)中,也沒有瓜農(nóng)會閑得無聊去給每個西瓜打針,無論往西瓜里面打激素、糖水還是色素,都不會促使西瓜變紅變甜,相反,打針還會使針眼附近的瓜肉腐爛變質(zhì),大大縮短西瓜貯藏時間,得不償失。

還有一種說法是,市面上的大個兒西瓜都是用了膨大劑。以前買西瓜,我們都喜歡挑個頭大的。但是,現(xiàn)在西瓜個頭大,人們就會說是因為“膨大劑的使用”。膨大劑到底是何方神圣,讓人們避之不及?

膨大劑是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中的一類,屬于農(nóng)藥范疇。常用的膨大劑有氯吡脲、赤霉酸等,可以加速細胞分裂,促進細胞的增大、分化和蛋白質(zhì)的合成。到目前為止,正常使用時,還沒發(fā)現(xiàn)膨大劑對人體造成任何危害。而且,植物生長調(diào)節(jié)劑都有很強的自限性,少量用能促進生長,用多了反而不利于生長,不當?shù)氖褂茫ㄟ^量或是時期不對)會引起果實畸形,瓜農(nóng)通常也不會多用。

無籽西瓜都打了避孕藥?

吃西瓜的時候吐籽很麻煩,市場上的無籽西瓜便成為了吃瓜群眾的福利。不過,有人說,無籽西瓜中含有大量激素,是用避孕藥處理來達到無籽效果的,經(jīng)常食用對人體有害。這是真的嗎?

其實,無籽西瓜的產(chǎn)生和人類使用的避孕藥沒有絲毫關系。無籽西瓜是采用雜交的方法獲得無籽果實的。普通西瓜都是二倍體植株,也就是細胞內(nèi)含有兩組染色體,可以正常結(jié)籽。人們用秋水仙素處理西瓜,將普通的二倍體西瓜和四倍體西瓜雜交,形成三倍體西瓜。而三倍體沒有繁殖能力,所以不能產(chǎn)生種子,也就沒有西瓜籽啦。這種無籽西瓜只是沒有能力正常發(fā)育下一代,并不會產(chǎn)生有毒有害物質(zhì),和避孕藥更是八竿子打不著。至于植物激素,被攝入人體后也不會起到激素的效果,完全不必談“激素”色變,還是好好享受西瓜吧。

糖尿病人和孕婦不能吃西瓜?

夏天吃西瓜清爽舒適,而“糖友”們只能望瓜興嘆:都說西瓜含糖高、血糖指數(shù)高,糖尿病人不能吃。這是真的嗎?

西瓜的血糖指數(shù)是72分,的確是高GI值(血糖生成指數(shù))食物。不過,判斷食物對血糖的影響,除了看血糖指數(shù),還要看血糖負荷(GL)。它指的是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含量與其 GI 值的乘積。比如,西瓜和蘇打餅干的GI都是72,但每100克蘇打餅干所含碳水化合物約76克,其GL大約為55,而100克西瓜所含碳水化合物約7克,其GL約為5,兩者的GL相差10倍之多。也就是說,比起蘇打餅干,西瓜對血糖的影響很小。

當然,西瓜對血糖影響小的前提是不多吃。如果不加節(jié)制,就會讓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升高很多??偟膩碚f,糖尿病人并不是絕對不能吃西瓜,二兩西瓜還是不用太擔心的。

有人說孕婦不能吃西瓜,給出的原因是因為西瓜的糖含量高,會升高血糖,容易造成妊娠糖尿病。其實,這跟“糖尿病人不能吃西瓜”是一個道理。

(阮光鋒:食品與營養(yǎng)信息交流中心科學技術(shù)部主任)

編輯:映雪


關于“吃瓜”的爭議
 

免責聲明:

1、本網(wǎng)內(nèi)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quán)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所有,轉(zhuǎn)載、下載須通知本網(wǎng)授權(quán),不得商用,在轉(zhuǎn)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wǎng)",違者本網(wǎng)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wǎng)編輯轉(zhuǎn)載,轉(zhuǎn)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shù)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wǎng)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nèi)容、版權(quán)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nèi)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