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清涼山,清涼河不流而流——致敬清涼山普化寺方丈妙生大和尚

沉沙2019-11-12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在清涼山,清涼河不流而流。致敬清涼山普化寺方丈妙生大和尚。

在清涼山,清涼河不流而流——致敬清涼山普化寺方丈妙生大和尚

一千多年前,詩人秦觀提出一個前無古人的時代追問:郴江幸自繞郴山,為何流下瀟湘去?郴江水繞郴山而流,棄郴山而去。一千多年過去了,郴江依然如此,清涼山的清涼河為何亦如此?

今天,我在清涼山沿清涼河溯流而上。我終于悟出了佛陀“不可說,不可說”的妙義:自清涼山奔騰而去的清涼河流而不流,不流而流。

七佛之師文殊菩薩自出道以來,為清涼山從東海龍宮取回清涼石,但她沒有給清涼河日夜兼程的溪流取回大海給它看一看。她自往昔無量劫以來證無上菩提,比誰都忙,比杜甫一路行吟“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還忙,比訴說著“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顧炎武還忙。

  大智大慧文殊菩薩沒有做的事情,我做了:今天清晨,我在清涼山將我從大海帶來的海水給清涼河看,我說:這就是大海。
   如果我是清涼山,我的奔流不息的血管就是我的清涼河。可是,有一天,它會不會繞著我奔流之后,也棄我而去?
  哈哈,想到此,我真希望它現(xiàn)在就離我而去,加入清涼山清涼河的奔流,與它們一起逝者如斯夫,奔向遠方,奔向大海。

(編輯:大慶)


在清涼山,清涼河不流而流——致敬清涼山普化寺方丈妙生大和尚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