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牟縣2019全國扶貧日系列活動暨特色農俗產品展銷會啟動

  來源:河南縣域經濟網2019-10-22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10月17日是我國第六個“扶貧日”,也是第二十七個國際消除貧困日。17日上午,中牟縣2019全國扶貧日系列活動暨特色農俗產品展銷會在中牟縣東西狼社區(qū)廣場啟動。中牟縣農委
      10月17日是我國第六個“扶貧日”,也是第二十七個國際消除貧困日。17日上午,中牟縣2019全國扶貧日系列活動暨特色農俗產品展銷會在中牟縣東西狼社區(qū)廣場啟動。中牟縣農委、中牟縣扶貧辦主任喬松偉、中牟縣狼城崗鎮(zhèn)黨委書記白鋼林、狼城崗鎮(zhèn)鎮(zhèn)長胡何林、相關扶貧行業(yè)部門、極地鷹社交新零售電商平臺創(chuàng)始人王軍嶺出席了啟動儀式。
中牟縣2019全國扶貧日系列活動暨特色農俗產品展銷會啟動
  據悉,此次活動由中共中牟縣委、中牟縣人民政府主辦,中牟縣扶貧辦、狼城崗鎮(zhèn)人民政府承辦,中牟縣文廣旅游局、中牟縣廣電總臺、社交新零售電商平臺極地鷹協(xié)辦。中牟縣各鄉(xiāng)鎮(zhèn)駐村第一書記、來自各地的愛心市民近千人,現(xiàn)場30多家愛心企業(yè)以及近百家媒體參與。
中牟縣2019全國扶貧日系列活動暨特色農俗產品展銷會啟動
  本次活動旨在大力宣傳黨和政府脫貧攻堅政策,充分展示近年來中牟縣的脫貧攻堅成效,促進對口幫扶地區(qū)農產品產銷對接,鼓勵引導貧困地區(qū)產品服務消費,進一步打造全社會廣泛參與的扶貧開發(fā)大格局。


中牟縣2019全國扶貧日系列活動暨特色農俗產品展銷會啟動


中牟縣2019全國扶貧日系列活動暨特色農俗產品展銷會啟動


中牟縣2019全國扶貧日系列活動暨特色農俗產品展銷會啟動


  參與脫貧攻堅,人人皆能為、人人皆可為。近年來,鄭州市廣泛動員企事業(yè)單位、愛心組織及個人積極參與扶貧活動,營造了人人扶貧、真扶貧、扶真貧的良好社會氛圍。
  中牟縣農委、中牟縣扶貧辦主任喬松偉表示,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zhàn),是國家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任務。中牟將深入學習貫徹國家領導人關于扶貧工作的重要論述,更加注重營造氛圍,更加注重社會參與,更加注重整合資源,以幫扶貧困人口、困難群眾為落腳點,采取多種形式擴大社會扶貧濟困的參與面,激發(fā)全社會參與消費扶貧的積極性,推動貧困地區(qū)產品服務與市場需求有效對接,打造政府搭臺、社會參與的活動品牌。
  “以前對生活是充滿絕望,現(xiàn)在是處處看到希望,因為有了脫貧政策,我現(xiàn)在的生活才過得這樣紅紅火火?!崩浅菎忔?zhèn)村民王全喜分享了自己的脫貧經歷,以前一家人連飯都吃不飽,現(xiàn)在他不僅成了遠近聞名的種菊高手,還有莊家和果樹,妻子也在政府的幫助下,有了城里的工作,家庭年收入近10萬元。
  百姓們能夠順利脫貧致富,離不開扶貧企業(yè)的幫助,也離不開各村第一書記們的付出,他們來到這里,沉下心來、撲下身子,吃住在鄉(xiāng)村、奉獻在鄉(xiāng)村,用激情與赤誠踐行駐村諾言,用拼博與奉獻推動脫貧攻堅,嬴得廣大人民群眾的稱贊和認可。
中牟縣2019全國扶貧日系列活動暨特色農俗產品展銷會啟動
  社會責任,是衡量一個企業(yè)價值的重要組成部分。一直以來,極地鷹社交新零售電商平臺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緊跟國家發(fā)展趨勢,促進消費扶貧助力脫貧攻堅,以“互聯(lián)網+”打造“電商扶貧”“消費扶貧”新模式,將企業(yè)的社會責任與企業(yè)發(fā)展系于一身,發(fā)揮自身主營業(yè)務優(yōu)勢,投身于扶貧工作,造福社會?,F(xiàn)場,極地鷹與中牟縣扶貧辦簽約《脫貧攻堅合作單位》,并授予極地鷹脫貧攻堅合作單位牌匾。這意味著,中牟特色農俗產品將會成為極地鷹電商平臺的采供基地,銷售到全國各地。


中牟縣2019全國扶貧日系列活動暨特色農俗產品展銷會啟動


中牟縣2019全國扶貧日系列活動暨特色農俗產品展銷會啟動

非遺的手工布鞋、新鮮采摘的蘋果、葡萄,村民自行養(yǎng)殖的蝸?!?當?shù)厝罕姅[出自家綠色生態(tài)、物美價廉的特色農產品,供市民選購。本屆特色農俗產品展銷會受到了消費者的熱烈歡迎,不到一個小時,現(xiàn)場的農產品幾乎被搶購一空。

責任編輯 蔚楠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lián)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