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毒女的黃昏(于丹、咪蒙、陳果)

  來源:墻藝術2019-03-03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在北大講堂,于丹被轟下了神壇。咪 蒙一不小心,就被一篇爆文爆飛了。陳 果,等待她的,遲早會是一只飛來的臭鞋。

于 丹

在北大講堂,于丹被轟下了神壇。

于丹前些年很是火了一把。

她在百家講壇、電視訪談上面帶笑容娓娓道來的樣子很是親切,夾雜著婆婆媽媽的語重心長和鄰居大姐設身處地為人著想的好心。更多是一種知識女性文采斐然綿綿不絕的妙語連珠。言論間充滿智性,優(yōu)雅里不失親切。

其充滿矯飾的語言風格以及信手拈來的詩詞名句一時風行全國,讓很多人一下子聞到了久遠的“國學”味。

中國多年來流行的是“知識無用論”。大家雖然也讀過點書,但人文教育基本缺失,并無多少“文化”,于是乎各種“文化”就大行其道。什么酒文化、茶文化、禪文化、道文化,幾乎萬事萬物皆可文化。所謂國學也趁虛而入,講《論語》,講《三國》,講明朝那些事兒,一講一個火。

在這種環(huán)境下,于丹火了。

于丹的簡歷是這樣的:

于丹,1965年生于北京。著名文化學者,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導、中共黨員、古典文化的普及傳播者。在《百家講壇》等欄目通過《論語心得》、《莊子心得》等系列講座普及傳統(tǒng)文化,以生命感悟激活了經典中屬于中華民族的精神基因,在海內外產生廣泛影響。其中《于丹〈論語〉心得》一書獲得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的版權金獎,國內累計銷量已達600余萬冊。

如此輝煌又滿腹經綸的于丹,有一天卻突然倒掉了,倒得有些突然,有些讓人措手不及。

t01ed87ee1a903e3703.jpg?size=484x300

2012年11月17日晚,于丹在北大百年講堂被學生起哄,轟下了舞臺。評論者認為這是大家對這個偽文化人長期兜售心靈雞湯的反感引起。中國人民大學社會學教授周孝正曾經指責于丹講的《論語》“漏洞百出,一分鐘一個硬傷?!?

以《論語》為代表的儒學,宣揚的是三綱五常、中庸之道、修身養(yǎng)性、齊家治國平天下什么的。學理上的闡釋或許也冠冕堂皇,但落到實際應用中,則變成了沒有原則、奴化、服從威權。所謂修身養(yǎng)性,也無非變成了茍且、妥協、勢利、見機行事。所有這些,都造就了中國人的劣根性。所有這些,也都在于丹笑里藏刀的軟性闡釋里被再次激活。

于丹說:“喝茶當于瓦屋紙窗下,清泉綠茶,用素雅的陶瓷茶具,同二三人共飲,得半日之閑,可抵十年的塵夢。喝茶之后,再去繼續(xù)修各人的勝業(yè),無論為名為利,都無不可,但偶然的片刻優(yōu)游乃正亦斷不可少?!?

又曰:“人生苦短,相逢的狂喜,必經的崩潰,所有的境遇,自在人心。你若匍匐驚惶,即使走到最好的地方,仍是毀滅;不改堅定天真,則任憑何處,都是成全。”

其所表達的內容及其所沉浸的文化語境陳腐過時且不論。我想問問于丹,咱還能不能好好說話寫字?

鄉(xiāng)間俗語,管那些喜歡拽詞弄文者的話叫“文屁沖天”。于丹操著曲里拐彎的古文句式,捻著半生不熟的古詞,夾雜著現代庸俗社會學和成功學什么的,成功地熬了一大鍋文屁沖天具有蒙蔽性的毒湯。其湯,聞上去五味雜陳,細品卻空空如也,咀嚼不出個所以然,而且有毒。普通讀者或許一時發(fā)蒙,但其缺乏實質性內容的花哨表述,終究難逃文人學士們的法眼。

于丹談悠閑、談天真、談柔軟、談歡喜、談恬淡、談清歡。但很少見她談人生的艱苦、世界的黑暗,理性的批判,以及對公平正義的呼喚。

當于丹談起霧霾,算是把她的心靈毒雞湯推向了登峰造極之境。她說:可以“關上門窗,盡量不讓霧霾進到家里;打開空氣凈化器,盡量不讓霧霾進到肺里;如果這都沒用了,就只有憑自己的精神防護,不讓霧霾進到心里”。

t01420247a51c403be0.jpg?size=640<em></em>x499

儼然是鼓勵大家大練我中華神功。有了金鐘罩、鐵布衫護體,別說霧霾了,連核輻射都不怕。咱義和團完全可以刀槍不入,勇敢地以自己的愚昧迎接現代文明子彈的掃射。

多年前我在微博上發(fā)文說:“于丹垂著儒學長袖,轉動著油滑的中庸眼睛,大談快樂哲學,勸慰人們要‘適應日常秩序’,對民眾進行奴化和軟化教育,讓人反感。所謂快樂哲學多是自我麻痹,本質是屈服,忍耐、放棄思考和追問,是屈服于威權和對社會不公的無視。其飽含溫度的敦敦言論實乃是閉塞民眾視聽、鼓勵民眾逃避現實和放棄抗爭?!?

于丹自己是那么教導大家要溫和、忍讓、快樂、知足、感恩、不抱怨、認天命。遇事多找自己原因,別怨外界??傊詈檬枪蛟诘厣戏摹?伤约河质窃趺醋龅哪兀坑诘ぴ趥惗匕阉麻降木频牯[了個天翻地覆,稱不夠她的檔次,三天換了三個房間。為了擺架子,還在日本大鬧了一場。

這些丑聞讓她從自己的謊言中露出了丑陋面目:她也無非是個欺世盜名之徒。

有個電視臺在播報這個新聞時評論說:于丹是一個言行不一的人,嘴里宣講著真善美,可在現實生活中自己卻不能做到與人為善、恪守己德。

老梁評價于丹的言論是“心理按摩”,也就是迷魂湯。老梁分析說:“于丹在北師大研究傳媒,她了解觀眾想聽什么,她也更加了解這個社會的所謂主流欣賞的東西,她的上級喜歡聽到什么東西?!?

于是,于丹高瞻遠矚游刃有余地利用各個階層的缺點和縫隙巧妙地滲透著她精心羅織的語言,這讓我想到了“巧言令色”一詞。巧言,即花言巧語。有些詞語是充滿機巧且有害的,于丹式的語言即是如此。

巧言的于丹,在缺少文化的中國大眾精神里熬著毒湯,時間長了,終于還是被戳破了把戲,于是終于倒了,混不下去了。

但是,一個于丹倒了,會有更多的于丹以各種面貌粉目登場。咱中國大地,從來就不缺少這些熬毒湯的人。

于是,有個叫咪蒙的女人,有一天熬毒湯也熬出事了。

咪 蒙

一不小心,就被一篇爆文爆飛了。

咪蒙是誰?恕我閱讀有限,在《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造假一事沒有爆發(fā)之前,我還真不知道有這號人。也可能是我的閱讀趣味不在那一個層面上。

t014423b5f824e94a2e.jpg?size=631x381

既然我不知道她,相信有很多人也不知道她,那就搜一下她的簡介吧:

咪蒙,原名馬凌,女,1976年生于四川南充,山東大學中文系碩士,媒體編輯、作家,南方都市報深圳雜志部首席編輯。公眾號“咪蒙”創(chuàng)始人,北京十月初五影視傳媒有限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出版有多本著作。

事件的爆發(fā)過程是這樣的:

2019年1月29日,許多人被一篇《一個出身寒門的狀元之死》10萬+爆文刷爆朋友圈。這篇文章講述了一個寒門子弟周有擇逆襲成為高考狀元,最終又被厄運擊倒患病身亡的事情。

“他是真的聰明,家里也是真的窮?!眲e人的理想是改變世界什么的,只有他的理想是:“好好賺錢,好好做人?!?

他去世的時候,還差4個月滿25歲,銀行卡里的錢也是少得可憐。

周有擇在大學除了一直拼命學習之外,還一直不停地打工?!八鋈プ黾医?,也出去當麥當勞服務員,17塊錢一個小時;發(fā)傳單,曬一天掙60塊;在學校幫人取快遞,取一次1塊錢跑腿費……他就靠著這樣一塊一毛攢起來的錢,養(yǎng)活了自己,交了學費。”

如此辛苦且努力活著的人卻沒有好運,這樣的貧寒狀元注定沒有出頭之日?!坝械娜?,只有一根破破爛爛的繩子扔在他的面前。他這輩子,都要用盡全力地沿著井壁往上爬,頭破血流也不能停下來。最壞的結果就是,爬到馬上就要看到光的地方時,功虧一簣,摔回井底?!?

但是呢,有的人就可以無需努力也能輕松地在燈紅酒綠里游刃有余,玩弄商業(yè)和財富于股掌之間?!昂髞砦翼橈L順水,卻在人生的功名利祿燈紅酒綠中迷失了自己。”,看似自責,卻是在炫耀自己的財富和成功。

“得知周有擇的事情那天,我在北京國貿的居酒屋里跟一個投資人聊天?!瓕Ψ绞莻€40多歲的投行圈大佬,戴著勞力士的綠水鬼,說話三句一個VC、五句一個PE。

我坐在他對面,穿著低胸的衣服,露出若隱若現的乳溝,化了精致的妝容,全程裝出一副崇拜又夾帶著愛慕的眼神半仰視地看著他?!?

……

瞧瞧,這是多么大的反差啊,周有擇們奮斗不止為了生存只想賺錢卻苦海無邊在悲慘中死去,而她卻在國貿里輕松地露著誘人的乳溝。和投資人“聊未來的經濟形勢,聊什么行業(yè)有紅海藍海,聊如何快速套現,聊行業(yè)內的財務自由神話?!敝灰敢猓晒拓敻灰彩强梢哉僦磥淼?。

這篇文章完美地消解了奮斗的意義,還宣揚了一種充滿歧視的宿命思想:窮人掙扎再狠,也得摔回井底,摔回窮窩。那些富二代什么的無需努力,輕松就能獲得富貴享樂。這不是龍生龍鳳生鳳老鼠生兒會打洞的老調嘛,這里還有韓劇、商戰(zhàn)劇的影子。

這篇文章很迎合那些學習不好、以及疏于努力者的趣味,是一個很好的安慰劑或者麻醉劑。

t01b2b8781c80762af5.jpg?size=748x944

但隨后,有網友指出該篇文章存在多處破綻和邏輯漏洞,涉嫌造假。一時之間遭到大家的口誅筆伐。

2月1日,咪蒙發(fā)布道歉信,宣布微信公眾號停更2個月、咪蒙微博永久關停。

2019年2月1日,人民日報官微就咪蒙事件發(fā)表評論:“咪蒙發(fā)道歉信,避實就虛,避重就輕,暴露出一貫的擦邊球思維。當文字商人沒錯,但不能盡熬有毒雞湯;不是打雞血就是灑狗血,熱衷精神傳銷,操縱大眾情緒,尤為可鄙。若不錨定健康的價值坐標,道歉就是暫避風頭,‘承擔起相應的社會責任’就變成一地雞毛?!?

咪蒙們?yōu)榱速嶅X,不惜編造造假文章,這是大眾深惡痛絕的一種網絡欺騙現象。

但導致口誅筆伐的一個根本原因還在于其熬制精神毒湯引起的反感,這和于丹的倒掉原因是一樣的。

t0147dc01bc07e04e9c.jpg?size=500<em></em>x500

那么,咪蒙的毒湯,其度數又是幾何?大眾對她的批評是否只是只言片語的挑剔苛責?為了論述客觀,我從網上搜來了她的《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一書里的文章來看。一看之下,發(fā)現毒湯度數還真不小。

此書開頭一篇是《我的爸爸要結婚了》,文章講自己的父親是一位老板,花天酒地,多次出軌,結了三次婚,還和朋友興致勃勃地談論夜總會小姐使用心得、性病治療經驗什么的,但自己并不恨他,還從他那里體驗到了滿滿的父愛。父親的第一個情人曾帶著小白臉上門打了自己的母親,但這個女人后來得了乳腺癌,被切掉了一只乳房。也“不知道是不是游泳時走光的那一只”?

感覺她喜歡亂搞的父親真的成了人生大贏家。連自己不愿意借錢給他打發(fā)掉小三的事情最后都變成了好事:他父親不久又生了一個兒子。這篇文章得受到多少玩世不恭的男人們喜歡啊。

在《我喜歡這個‘功利’的世界》一文里,她講到自己的劇本被圈中大腕看中,決定投資幾千萬力捧此劇,且保證可以上某某衛(wèi)視。消息傳出,各路人等前來巴結。但得知自己的這部劇上不了衛(wèi)視后,這些勢利的巴結者一下子都消失了,讓自己很失落。但轉念一想,“事實就是這么殘酷,社會就是這么現實”?!坝幸惶煳彝蝗幌胪?,功利不好嗎?”她的結論是:功利非常好,因為你牛,你才值得攀附,你要是不牛,人家當然要拋棄你。“功利的背后,不就是告訴我們真正的游戲規(guī)則嗎?”“一想到規(guī)則這么透明,我就非常安心。”“更重要的是,功利的背后,它承認的是你的努力?!薄澳阍脚?,機會越多”。

這種思想在她的《你一點兒利用價值都沒有,談什么人脈?》里得到了再次闡述。

瞧瞧,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叢林法則思想?人跟人難道只有利用價值?我們的友愛呢?良善呢?怎么全不見了,變成了赤裸裸的利益考量?

還有諸如 “我們深知世界的復雜、黑暗和荒謬,依然選擇面對復雜,保持喜?!薄斑@個世上,只要你敢,再大的不可能,都會變成可能?!敝惖闹囌?,就不一一批駁了。

咪蒙說自己26歲進入南方都市報,除了工作中的采訪和寫稿之外,每周至少要深度閱讀兩本嚴肅書籍,看5本雜志、追最熱的美劇日劇韓劇、刷幾部電影,寫四篇專欄,內容涉及歷史、親子、影評和情感。

感覺已經是一位超人。

每周至少深度閱讀了兩本嚴肅書籍,怎么還把文章寫成了這樣?

咪蒙文字浮夸,情緒化,讓我不得不懷疑其虛構的一面。弄一點戲說,放一點網絡語言,加一點玩世不恭、帶生殖器的口頭禪。內容上,商業(yè)、小資、影視、公司、追劇什么的痛點都有了。連分行很多都是一句一行,文化快餐格式,網絡淺閱讀口味。

t01f3b1277b9368412c.jpg?size=790<em></em>x572

其扭曲的價值觀,小資的情調,變態(tài)的成功學,散發(fā)銅臭味的功利心,很迎合世人的心理需求。就是這樣的一個毒寫手,卻被譽為“國民勵志女作家”,還形成了“咪蒙現象”,真是奇哉怪也貓了個咪的氣煞人也。

能發(fā)財、成功、享樂就好。罔顧道義承擔,哪管原則信念?

在咪蒙們的思想叢林里,狼群出沒。

陳 果

等待她的,遲早會是一只飛來的臭鞋。

這些年,網絡里的大神小鬼出沒無常,按了葫蘆起了瓢,攆走惡狗來了狼,讓人防不勝防。

在良性規(guī)則缺失和大眾文化水平還沒有得到有效提升之前,這種現象將會反復出現。

我大約是去年偶然從媒體上知道復旦有個網紅教師陳果的,但沒怎么留意。春節(jié)前的一天晚上,我喝了點酒,無意中看了陳果的一個講課視頻,無法忍受其披著學術和思辨外衣卻又似是而非的胡言亂語,便在朋友圈發(fā)了一段辱罵她的文字,大意是說:“陳果的反智言論真讓人惡心,有機會見到陳果,一定要扇其耳光”云云。第二天,感覺這樣說一個女人有些不妥,就刪了。

不久,咪蒙的事情爆發(fā),這讓廣大網友一下子想到了一個同質化的毒雞湯熬手陳果,于是緊跟著開始一起討伐陳果。

可以說,陳果是被拔出蘿卜帶出的泥,大家本來還沒關注到她。或者說我們很多人各有其事,沒空搭理這些人。結果咪蒙事件一出,讓大家也想到了陳果,也就順帶著滅了陳果。

t013b3efef874b794ed.jpg?size=640<em></em>x352

陳果是誰?我不知道,相信很多人也不知道。那就網上查查她吧:

陳果,女,1981年出生于上海,中共黨員。復旦大學哲學系博士,加拿大溫哥華UBC大學RegentCollege訪問學者。

2005年2月—2008年6月在復旦大學哲學系基督教哲學專業(yè)攻讀博士。2008年6月至今在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工作?,F任復旦大學社會科學基礎部“思想道德修養(yǎng)與法律基礎課”任課教師。

那么,陳果是怎么引起眾怒的呢?

引爆的由頭是一個短視頻,陳果在里面說:“學會與黑暗和解,當你與黑暗和解的時候,黑暗已經不那么黑了。”

此言一出,罵聲一片。但可別以為僅僅說錯一句話就會遭到攻擊,罵陳果和于丹在北大被轟下臺一樣,有一個積累、發(fā)酵、最后爆發(fā)的過程。相信在此之前,很多人已經開始反感和批評陳果了,只是還沒形成氣候。

t01e8240ba0eb5d86c3.jpg?size=510<em></em>x728

為了更真實了解陳果其文,我試著閱讀了她《好的孤獨》一書。

這本“集結了很多孤獨者對生活、對生命、對自我、對世界的困惑與追問”的充滿哲思的書到底寫了些什么呢?

且看一段“人性的問題,終究是人心的問題;人性的弱點,終究源于‘內心的軟弱’。相對,那些我們人類所共同敬重的品質,比如意志、勇氣、謙遜、豁達,等等,無一不是基于‘內心的強大’。意志源于心智堅定、不可動搖;勇氣源于內心無所畏懼;謙遜源于心存敬畏;豁達源于心胸寬廣。要擺脫人性的弱點,除了使內心逐漸強大,我們別無他途,而這個過程就是一個人的自我完善,就是一個人的生命修行?!?

談孤獨論人性等等的哲理思考,早有培根、蒙田、羅素等先哲充滿理性和高度的嚴謹論述。到了陳果這里,沒有站在巨人肩膀上的進一步提升,反而變成了等而下之、實用的庸俗社會學涼拌。其表述看似正確,害處則是庸俗化、淺薄化了學術和思想,降低了學術性。陳果的很多話都缺乏嚴密的邏輯性,臆想胡說的成分多,在方法論上更加落后,因此對思想也就更加有害。陳果之害即在此。

想想很多年青人經過多年寒窗,浪費了那么多青春,總算進到大學,沒有得到真理的指點、學術的探索、事業(yè)的建構、人生的啟悟,得到的卻是陳果這種毒師的誤導,這該是怎樣的一種悲哀?大學生的家長們也不知會作何感想?

再來看看她的一些視頻。她習慣性弓著身子手舞足蹈扭來扭曲的肢體語言不是她的缺點,她的思想才是。

她論孤獨時說:“孤獨往往因為自成世界、自成體系,所以表現出來的是一種‘圓融’的高貴。真正的禪者一定是圓融的。印度教里恒河邊的冥想者,他就是圓融的。道教里能夠達到冥想以至于羽化者,他們都是圓融的。同時,他們都是孤獨的。孤獨者是一種完整的狀態(tài),它沒有缺失的遺憾?!?

這段話就是典型的缺乏學術素養(yǎng)的胡言亂語,毫無邏輯。其立論就站不住腳。孤獨怎么就自成體系了?什么叫真正的禪者?如何界定?恒河邊的冥想者你怎么就知道是圓融的?你怎么從這些人的行為里推導出他們都是“孤獨”的?真是一句一個硬傷,經不起推敲。

還有很多類似的言論,就不一一批評了。

陳果的文章比咪蒙要好,其中有些文字寫得也還不錯,但并無創(chuàng)見,無非是對自己閱讀記憶的復錄,是對他人言論的摘抄。這些屬于“正確的廢話”,不見其思想能力和文學才華,但也無害。

t0167c2bf446cb06445.jpg?size=448x252

但陳果是學哲學的,且是在高校教書育人,還是有關思想的。居廟堂之上,那就要干德以配位、學以配位的事情,否則就是毒害年輕人。

陳果卻把哲學零敲碎打,淺薄化、情緒化一番后,變成了偽思想、偽哲學、毒雞湯。

她和于丹有著類似的大學老師身份,因此害處也類似。她們的很多言論,缺乏邏輯支撐,缺乏嚴謹的學理。似是而非,混沌不清??此聘呱疃鴮崉t淺薄。

《百年孤獨》的開頭寫到:“多年以后,奧雷連諾上校站在行刑隊面前,準會想起父親帶他去參觀冰塊的那個遙遠的下午?!?

仿寫一下:多年以后,復旦學生站在書架面前,準會想起毒師陳果為他們講課的那個愚昧的過去。

文化打假

三毒女的毒湯,一定有人還會繼續(xù)去熬。

于丹、咪蒙、陳果們的走紅是因為心靈雞湯。心靈雞湯本來是中性的,可如果里面摻了迷藥,那就是精神毒藥了。

中國式的有毒雞湯為何會受到歡迎,這要從中國的大環(huán)境里去尋找根源。

社會環(huán)境:中國有很多社會問題,這些都造成了很多人的困境。他們需要成功學、快樂學為他們營造幻想,以便看不見那深埋腳下的深坑;他們需要從厚黑學、狼道里尋找謀略,以便在叢林法則縫隙里攫取他們想要的名利;他們最需要的還是如何做人的“技術”機巧,諸如忍、寬容、不生氣等等,以便在這個不講規(guī)則的社會里獲得最大好處。故毒雞湯一出,深得一些人的心。

文化環(huán)境:雖然我們有幸打開了國門,學到了數理化生物學等諸多基礎科學,但我們的人文環(huán)境未有根本改善,我們有深厚的“傳統(tǒng)文化”,這導致“中國式思維”早已深植于我們的思想深處。它們隱藏在書籍報刊深處,彌漫于街談巷議之中。因此,有關國學及做人機巧方面的教導一出,就會戳中我們的內心。

精神生態(tài):國人的精神生態(tài)在馬斯洛需求層次理論中尚處于低端。多數人還在為生活掙扎,為物質焦灼,渴望攫取財富,幾乎把發(fā)財當做唯一的成功標準。他們忙于囤積貨物、飼養(yǎng)肉體,還無暇仰望高空。他們的心靈環(huán)境因此也是惡化的。所有關于成功、功利、謀略等方面的教唆,都會和大眾不謀而合引起呼應。

誠所謂什么樣的土壤長出什么樣的植物。國人的精神生態(tài)只要不改善,毒雞湯隨時都會被熬得滿滿的。

(編輯:鳴嫡)



三毒女的黃昏(于丹、咪蒙、陳果)



 
[責任編輯: 315xwsy_susan]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