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縣斜街村成功舉辦紅桃產地直發(fā)啟動儀式

  來源:獵狐網宋家臣 尹妮子2018-07-11
打印本文
核心提示:7月8日由魏縣商務局、魏縣交通運輸局、沙口集鄉(xiāng)政府和大斜街村委會主辦,由魏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魏縣電子商務(微商)物流行業(yè)協會和大斜街村電商服務站承辦的“電商助力扶貧,農特產品暢銷,暨魏縣斜街紅桃產地直發(fā)啟動儀式”成功舉行。

11.jpg

獵狐網邯鄲訊(宋家臣 尹妮子)7月8日,一陣福雨過后,風清氣爽,由魏縣商務局、魏縣交通運輸局、沙口集鄉(xiāng)政府和大斜街村委會主辦,由魏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魏縣電子商務(微商)物流行業(yè)協會和大斜街村電商服務站承辦的“電商助力扶貧,農特產品暢銷,暨魏縣斜街紅桃產地直發(fā)啟動儀式”成功舉行。支持單位有銀河傳媒(北京)有限公司旗下,京都網,獵狐網,銀河傳媒網。

22.jpg

魏縣政府辦王達、魏縣商務局局長李振國、沙口集鄉(xiāng)黨委書記李彥琛、工商聯黨委書記辛海法、團縣委書記陳達非、魏縣交通運輸局副局長姜紀章、宣傳部李海弟、大斜街村委會書記周章紅等政府領導,魏縣電子商務(微商)物流行業(yè)協會名譽會長李海平,魏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主任賈振川,申家饸饹傳承人申文堂,以及中通快遞、韻達快遞、郵政速遞等物流企業(yè)代表參加了啟動儀式,并開展了桃園采摘活動,為斜街紅桃代言。

33.jpg

商務局局長李振國在儀式上講到,農特產品是振興鄉(xiāng)村經濟、改善鄉(xiāng)村環(huán)境、提升農民生活水平的重要基礎。以往農業(yè)模式發(fā)展粗放,農特產品質優(yōu)價卻不高,而在國家大力推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今天,電子商務的高速發(fā)展為農特產品的增值增效提供了機會。魏縣在2017年成功申報國家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縣委縣政府高度重視,希望能借此機會,通過電商給農村脫貧攻堅帶來助力,將魏縣的農特產品賣出更高的價格、更好的收益,讓更多的貧困村像斜街村一樣呈現出美好的脫貧態(tài)勢,讓更多魏縣的優(yōu)質農特產品像斜街紅桃一樣,口碑市場雙豐收,叫賣又叫好。

44.jpg

沙口集鄉(xiāng)黨委書記李彥琛作為東道主發(fā)表開幕致辭,并感謝各位領導和嘉賓的到場支持,表示沙口集鄉(xiāng)在政府及社會各界的幫助和支持下,對更好完成脫貧攻堅工作充滿信心。

55.jpg

魏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主任賈振川表示,近年來國家高度重視電商發(fā)展,又將電商扶貧列為國家扶貧十大工程之一,這是大家對電商的一份期待,也是賦予電商的一份責任。魏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在實施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范項目當中,將會著重打造和提升農村電商服務站的服務和帶動能力,為農村生活的改善,農業(yè)水平的提升,農民收入的增加,提供源源不斷的助力,將農村電子商務服務站打造成集政務、商務、服務于一體的農村電商綜合服務站。

66.jpg

大斜街村桃農貧困戶代表常金堂對自己的故事做了分享。他說,在村委會、鄉(xiāng)政府及駐村工作的帶領導和幫扶下,自己的生活有了明顯提升,而且得到電商服務站站長常同剛的無私幫助,將會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將會繼續(xù)努力,實現早日脫貧。

77.jpg

大斜街村電商服務站站長常同剛在啟動儀式上表示,作為大斜街村電商服務站站長,他將會充分發(fā)揮所長,讓斜街紅桃賣得更好、走得更遠,竭盡全力為斜街村脫貧攻堅、鄉(xiāng)村發(fā)展做出貢獻。

88.jpg

團縣委書記陳達飛為常同剛授予2017年度魏縣青年五四標兵榮譽牌,希望常同剛能夠不負眾望,負重前行,實現一個又一個突破,為魏縣青年團體樹立一個良好的學習榜樣。

最后,大斜街村委會書記周章紅宣布發(fā)貨儀式正式開始。來自中通快遞、韻達快遞、郵政快遞等快遞工作人員緊張有序的將成箱的斜街紅桃一一搬移到快遞車上,美味的斜街紅桃將會帶著斜街村的希望正式開始他們的旅程。

此次活動的順利舉行,有效加強了農特產品上行各環(huán)節(jié)各要素之間的融合,提升了魏縣農特產品上行效率,為更多優(yōu)質農特產品通過電子商務走出魏縣,賣的更多賣的更好,樹立起了信心。在魏縣商務局的領導下,魏縣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將會加大力度對魏縣優(yōu)質農特產品的扶持和培育,讓更多農民從電商中看到機會,享受農村電商發(fā)展帶來的紅利,為魏縣農業(yè)農村的進步發(fā)展貢獻力量。

(編輯:鑫果)



魏縣斜街村成功舉辦紅桃產地直發(fā)啟動儀式



 

免責聲明:

1、本網內容凡注明"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資料,版權均屬315記者攝影家網所有,轉載、下載須通知本網授權,不得商用,在轉載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315記者攝影家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2、本文系本網編輯轉載,轉載出于研究學習之目的,為北京正念正心國學文化研究院藝術學研究、宗教學研究、教育學研究、文學研究、新聞學與傳播學研究、考古學研究的研究員研究學習,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3、如涉及作品、圖片等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請作者看到后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刪除。